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中医药产业发展的高度重视,中药工业的现代化、智能化转型已成为推动中医药振兴的重要方向。特别是在“十四五”规划和《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的指导下,各级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中药工业数智化发展的政策,鼓励企业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手段提升中药材种植、加工、流通及质量控制水平。与此同时,药食同源类中药材的深加工项目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政策红利,相关企业如何抓住机遇,合规申报补贴,成为行业
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 2025-10-21
近年来,中药材市场呈现出明显的品质分化趋势。以滇黄精为例,优质货在市场上溢价高达20%,这一现象不仅反映出消费者对高品质药食同源原料的强烈需求,也暴露出当前中药材分级体系不健全、标准模糊等深层次问题。如何构建科学、可操作的药食原料分级体系,已成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议题。首先,优质优价的背后是供需关系与品质认知的双重驱动。滇黄精作为云南道地药材之一,兼具药用与食用价值,广泛应用于养生茶饮、滋补
在大健康产业蓬勃发展的今天,“药食同源”这一源自中国传统医学的理念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关注。从枸杞、山药到黄芪、茯苓,这些既是药材又是食材的物质被广泛应用于功能性食品、保健产品乃至日常饮食中。然而,随着市场需求激增,监管体系的滞后与模糊却让“药食同源”产品的身份陷入迷思——它们究竟是食品?还是药品?是普通消费品,还是需要严格审批的健康干预手段?这一身份界定不清的问题,直接牵涉到备案制与注册制之间的制度
近年来,随着中美贸易往来日益频繁,中国药食同源类产品、中药材及保健食品出口北美的数量持续增长。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趋势正在引起行业关注: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对中国出口产品的查扣率逐年上升。根据FDA官方数据,2023年针对来自中国的食品、膳食补充剂和植物药产品的拒绝入境通报较前一年增长超过30%,其中标签不合规成为最主要的拒收原因之一。FDA作为美国负责监管食品、药品、医疗器械等产品的
近年来,“药食同源”这一古老理念在现代健康产业中焕发新生,成为食品、保健品乃至中医药行业争相布局的热点。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提升、传统中医文化复兴以及国家政策逐步松动,药食同源产品市场被普遍视为未来大健康产业的重要增长极。据相关机构预测,到2025年,我国药食同源产业规模有望突破千亿元,形成一片诱人的“蓝海”。然而,在这片看似前景广阔的市场背后,却潜藏着复杂的监管边界与合规风险,稍有不慎,便可能触碰
近年来,浙江省衢州市在推动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频频发力。继成功打造“衢州三宝”之一的玳玳果品牌后,当地又启动新一轮扩种计划——新增2000亩玳玳果种植基地。这一举措不仅标志着地方特色中药材产业的进一步壮大,也为乡村振兴和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提供了有力支撑。那么,在药食同源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的今天,衢州是如何挖掘并放大中药材的地方特色?玳玳果扩种背后又蕴含着怎样的发展逻辑?立足资源禀赋,打造道地药材品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医药行业的改革不断深化,中成药集中带量采购(简称“集采”)政策在全国范围内持续推进。这一政策在降低患者用药负担、提升医保资金使用效率方面成效显著,但同时也给中成药生产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尤其是价格大幅压降,导致许多企业利润空间被严重压缩,部分传统中药企业面临生存困境。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药用中药材开始寻求向食品端转型,以规避集采带来的经营风险。中成药集采的核心在于“以量换
近年来,随着现代生物技术和食品科学的快速发展,超高压提取技术(Ultra-High Pressure Extraction, UHPE)逐渐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成为中药材和功能性食品加工领域的一项革命性突破。这项技术通过在常温或低温条件下施加数千个大气压的压力,破坏植物细胞壁结构,从而高效释放其中的活性成分。如今,该技术已实现规模化量产,不仅显著提升了药食两用中药材中有效成分的提取率,更关键的是大
公司: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平南社区龙岗路19号东森商业大厦(东嘉国际)5055A16
邮箱:18601987707@139.com
Q Q:76675061
Copyright © 2024-2025 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54471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