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
甘肃渭源推进全域GAP示范县 新增5万亩基地
2025-11-12

近年来,甘肃省渭源县立足中药材产业资源优势,以建设全国重要的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为目标,全面推进全域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示范县创建工作。通过政策引导、科技支撑、龙头带动和品牌打造等多措并举,渭源县中药材产业迈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截至目前,全县新增GAP标准化种植基地5万亩,中药材种植总面积突破30万亩,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能。

渭源县地处陇中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气候冷凉湿润,昼夜温差大,土壤富含有机质,非常适宜当归、党参、黄芪、柴胡等道地中药材生长。作为“中国党参之乡”,渭源中药材种植历史悠久,品质优良,享有“千年药乡”的美誉。然而,过去由于种植分散、标准不一、管理粗放,导致药材质量参差不齐,市场竞争力受限。为此,渭源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明确提出打造“全域GAP示范县”的战略目标,推动中药材从“种得多”向“种得好”转变。

为实现这一目标,渭源县坚持规划引领,出台《渭源县推进中药材GAP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以“企业+合作社+农户+基地”模式为核心,构建覆盖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县农业农村局联合中医药科研机构,制定涵盖种子种苗、田间管理、采收加工、质量检测等环节的标准化技术规程,并在全县范围内推广实施。同时,建立中药材溯源系统,对每一批药材实行“身份编码”,确保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

科技赋能是渭源推进GAP建设的关键支撑。县里与中国中医科学院、甘肃农业大学等高校院所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组建专家服务团队,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绿色防控、机械化移栽与收获等先进适用技术,有效提升了种植效率和药材品质。在五竹、会川、莲峰等重点乡镇,建成多个千亩以上GAP核心示范区,辐射带动周边农户标准化种植。通过统一供种、统一培训、统一管理、统一收购,实现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

龙头企业在基地建设中发挥了“领头雁”作用。渭源县积极引进和培育中药材加工企业,支持甘肃佛慈红日药业、渭水源药业等本地企业扩大产能,延伸产业链条。这些企业不仅提供种苗和技术服务,还与合作社签订保底收购协议,让农民吃上“定心丸”。在利益联结机制的驱动下,越来越多的农户主动加入标准化种植行列。据测算,实施GAP管理的中药材亩均增收超过1500元,群众参与积极性显著提高。

与此同时,品牌建设成为提升附加值的重要抓手。渭源县持续推进“三品一标”认证工作,成功注册“渭源白条党参”“渭源黄芪”等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多个中药材产品获得绿色食品和有机产品认证。依托“甘味”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组织企业参加全国药材博览会、中医药展销会,拓宽销售渠道。线上通过电商平台直播带货,线下布局商超专柜和连锁药店,逐步构建起全方位、立体化的营销网络。

生态环境保护也被纳入GAP建设整体考量。渭源县严格执行耕地轮作制度,推广林下种植和间作套种模式,减少连作障碍和土壤退化。加强对农药、化肥使用的监管,严禁高毒高残留药物进入种植环节,倡导使用生物农药和有机肥,守护中药材“绿色本色”。通过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路径,真正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如今,走进渭源的山乡田野,随处可见整齐划一的中药材种植基地,绿意盎然,生机勃勃。新建成的5万亩GAP基地不仅是产量的扩张,更是质量的飞跃。它标志着渭源中药材产业正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标准化、品牌化方向加速转型。未来,渭源县将继续深化全域GAP示范县建设,力争到2026年实现GAP种植面积占比达到80%以上,打造西北地区最具影响力的中药材标准化生产样板区。

中药材是大自然馈赠的瑰宝,而标准化则是打开市场之门的金钥匙。渭源县以实干笃行书写着“小药材”成就“大产业”的生动实践,为全省乃至全国中药材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渭源经验”。随着基地规模持续扩大、产业链条不断延伸,这片古老而富饶的土地,正在孕育着更加蓬勃的希望。

18601987707 CONTACT US

公司: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平南社区龙岗路19号东森商业大厦(东嘉国际)5055A16

Q Q:76675061

Copyright © 2024-2025 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5447183号-1

咨询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电话:18601987707
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