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
经典名方升陷汤颗粒产业化经验 行业推广
2025-11-12

在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浪潮中,经典名方的传承与创新成为推动行业进步的重要引擎。升陷汤作为清代名医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中的经典方剂,以“升阳举陷、益气复脉”著称,广泛应用于气虚下陷所致的心悸、短气、乏力等症,尤其在慢性心力衰竭、重症肌无力等疾病的辅助治疗中展现出显著疗效。近年来,随着中药制剂技术的进步和政策支持的加强,升陷汤颗粒的研发与产业化进程不断提速,逐步实现从古方到现代药品的转化,并在行业内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

升陷汤原方由黄芪、知母、柴胡、桔梗、升麻五味药组成,配伍精当,重用黄芪以补气升阳,辅以升麻、柴胡升提下陷之清阳,知母清热润燥以防黄芪之温燥,桔梗载药上行,共奏升陷固脱之效。然而,传统汤剂存在煎煮繁琐、剂量不稳、携带不便等问题,严重制约其临床应用范围。为此,将升陷汤开发为颗粒剂,不仅符合现代患者对用药便捷性的需求,也契合中药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的发展方向。

在升陷汤颗粒的产业化过程中,首要任务是遵循“经典名方复方制剂简化审批”的政策路径,确保其“源于古代、用于现代”的合法性与科学性。研发团队系统梳理了历代医籍中关于升陷汤的记载,结合现代临床使用情况,明确处方来源、历史沿革及主治范围。在此基础上,严格按照国家药监局发布的《古代经典名方目录》及相关技术指导原则,开展药材基源鉴定、饮片炮制规范、提取工艺优化、质量标准建立等一系列研究工作。

药材质量是保障中药疗效的基础。升陷汤颗粒在原料选择上坚持道地性原则,黄芪选用内蒙古产地的膜荚黄芪,升麻采用东北产的大三叶升麻,确保有效成分含量稳定。同时,通过指纹图谱和多指标成分定量分析(如黄芪甲苷、升麻素等),建立了全过程质量控制体系,实现了从药材到成品的可追溯管理。

在制剂工艺方面,研发团队采用现代提取浓缩技术与喷雾干燥工艺,最大限度保留药效成分的同时,提升颗粒的溶解性和稳定性。经过多次中试放大验证,确定了最佳提取时间、溶剂比例和干燥参数,确保批间一致性。最终产品为棕黄色颗粒,味微甜、微苦,服用方便,每次一袋,每日两次,温水冲服,极大提升了患者的依从性。

升陷汤颗粒的产业化成功,离不开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机制。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组建专项攻关团队,在药理毒理、药代动力学、临床有效性等方面开展系统研究。动物实验表明,该颗粒可显著改善心功能指标,提升运动耐量;小样本临床观察也证实其在改善气短乏力、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积极作用。这些数据为产品的市场准入和学术推广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行业推广层面,升陷汤颗粒走出了一条“学术引领、循证驱动、渠道下沉”的特色路径。一方面,通过举办全国性中医学术会议、发布专家共识、开展基层医师培训等方式,普及升陷汤的中医理论内涵与现代应用价值;另一方面,依托中医药优势病种诊疗体系建设,将其纳入慢性心衰、肿瘤康复等领域的辅助治疗方案,逐步扩大临床应用场景。

此外,企业积极推动升陷汤颗粒进入医保目录和基层医疗机构采购清单,借助“互联网+中医药”平台拓展线上销售渠道,实现线上线下融合推广。部分区域已试点将该产品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包,用于慢病管理,进一步提升了公众认知度与可及性。

更为重要的是,升陷汤颗粒的产业化实践为其他经典名方的现代化开发提供了宝贵经验:一是坚持“尊古不泥古”,在尊重原方精神的基础上进行科学优化;二是构建全产业链质量控制体系,确保安全有效;三是强化循证医学研究,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四是创新推广模式,打通从实验室到病床的“最后一公里”。

展望未来,随着《“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的深入实施,经典名方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升陷汤颗粒的成功不仅是单一产品的突破,更是中医药守正创新的缩影。它证明,只要坚持科学态度、系统思维和产业协同,古老智慧完全可以在现代社会焕发新生,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更多“中国处方”。

18601987707 CONTACT US

公司: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平南社区龙岗路19号东森商业大厦(东嘉国际)5055A16

Q Q:76675061

Copyright © 2024-2025 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5447183号-1

咨询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电话:18601987707
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