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百科
当前位置: 主页 > 行业资讯 > 中药材百科
中药材橄榄果渣降脂,中国中医科学院高脂血症模型
2025-11-06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饮食结构的调整,高脂血症已成为威胁公众健康的重要慢性病之一。高脂血症不仅与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密切相关,还常作为代谢综合征的核心组成部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在这一背景下,寻找安全、有效的降脂手段成为医学研究的重点方向。传统中医药以其整体调节、多靶点作用的特点,在防治代谢性疾病方面展现出独特优势。中国中医科学院近年来围绕中药材橄榄果渣开展了一系列研究,特别是在建立高脂血症动物模型的基础上,深入探讨其降脂机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橄榄(Canarium album)作为一种药食同源植物,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地区。其果实不仅可鲜食或加工成蜜饯,更在中医典籍中被记载具有清热解毒、利咽化痰、生津止渴等功效。然而,橄榄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果渣,长期以来被视为废弃物处理,造成资源浪费。近年来,科研人员发现橄榄果渣中含有丰富的多酚类物质、黄酮类化合物及三萜类成分,这些活性物质具有较强的抗氧化和调节脂质代谢的潜力。基于此,中国中医科学院的研究团队提出“变废为宝”的理念,系统评估橄榄果渣在干预高脂血症中的应用价值。

为科学验证其疗效,研究团队采用经典的高脂饮食诱导法构建小鼠高脂血症模型。实验选取健康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药物组(如辛伐他汀)以及不同剂量的橄榄果渣提取物干预组。模型组与干预组连续喂养高脂饲料(脂肪含量达45%以上)8周,同时干预组每日灌胃给予相应剂量的橄榄果渣水提物或醇提物。实验期间定期监测体重、摄食量,并在实验结束时采集血液样本检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同时取肝脏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

研究结果显示,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接受橄榄果渣提取物干预的小鼠血脂水平显著改善:TC降低约28%,TG下降23%,LDL-C减少31%,而有益的HDL-C则有所升高。肝脏切片显示,模型组小鼠肝细胞出现明显脂肪变性,而橄榄果渣干预组脂肪空泡数量显著减少,肝组织结构趋于正常。这表明橄榄果渣不仅能够有效调节外周血脂代谢,还能减轻高脂饮食引起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变。

进一步机制研究表明,橄榄果渣的降脂作用可能与其调控关键脂代谢通路有关。通过Western blot和qPCR分析发现,该提取物能上调肝脏中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的表达,促进LDL-C的清除;同时激活AMPK信号通路,抑制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和脂肪酸合成酶(FAS)的活性,从而减少内源性脂肪酸合成。此外,其富含的多酚成分还表现出良好的抗氧化能力,可降低血清中MDA(丙二醛)水平,提升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缓解氧化应激对血管内皮的损伤。

值得一提的是,整个实验过程中,各剂量组小鼠均未出现明显毒性反应,体重增长平稳,脏器系数无异常,提示橄榄果渣提取物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这一特性为其未来开发为功能性食品或辅助降脂制剂提供了重要依据。

综上所述,中国中医科学院依托现代药理学方法,结合传统中医药理论,证实了橄榄果渣在高脂血症防治中的潜在价值。这项研究不仅拓展了中药材的应用边界,也为农业副产物的高值化利用开辟了新路径。未来,随着临床前研究的深入和有效成分的进一步分离鉴定,橄榄果渣有望成为中药现代化进程中的代表性成果之一。同时,该研究也提醒我们,许多被忽视的“废弃物”背后,可能蕴藏着巨大的健康宝藏,值得科研工作者持续挖掘与探索。

18601987707 CONTACT US

公司: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平南社区龙岗路19号东森商业大厦(东嘉国际)5055A16

Q Q:76675061

Copyright © 2024-2025 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5447183号-1

咨询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电话:18601987707
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