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百科
当前位置: 主页 > 行业资讯 > 中药材百科
中药材智利草莓降脂,中国中医科学院高脂血症模型
2025-11-06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饮食结构的调整,高脂血症已成为威胁全球公众健康的重要慢性疾病之一。高脂血症不仅与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还常作为代谢综合征的核心组成部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期寿命。在这一背景下,寻找安全、有效且副作用较小的降脂手段成为医学研究的重点方向。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瑰宝,在调节血脂、改善代谢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近期,中国中医科学院的一项研究聚焦于一种名为“智利草莓”的中药材,通过建立高脂血症动物模型,系统评估其降脂潜力,为中药现代化研究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智利草莓(学名:Fragaria chiloensis),虽名为“草莓”,但在传统中医药体系中并未被广泛记载。然而,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该植物富含多酚类、黄酮类及鞣质等活性成分,具有较强的抗氧化和抗炎作用。中国中医科学院的研究团队基于前期筛选结果,推测其可能对脂质代谢具有调节功能。为此,研究团队选取SD大鼠作为实验对象,采用高脂饲料喂养法构建高脂血症模型,同时设立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药物(辛伐他汀)组以及不同剂量的智利草莓提取物干预组,连续给药4周后检测各项血脂指标及相关生化参数。

实验结果显示,模型对照组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显著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降低,证实高脂模型构建成功。在接受智利草莓提取物干预的大鼠中,尤其是中、高剂量组,TC、TG和LDL-C水平均呈现剂量依赖性下降趋势,HDL-C则有所回升。其中,高剂量组的TC降幅达28.6%,TG下降约31.2%,效果接近阳性药物组,且未观察到明显的肝肾功能异常或体重异常波动,提示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进一步机制研究表明,智利草莓可能通过多途径发挥降脂作用。首先,其富含的黄酮类化合物能够激活AMPK信号通路,促进脂肪酸氧化,抑制肝脏内源性胆固醇合成。其次,多酚成分可上调LDL受体表达,增强外周组织对LDL-C的清除能力。此外,研究还发现该提取物能显著降低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说明其抗氧化能力在改善脂质过氧化损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结果共同揭示了智利草莓在调控脂质代谢中的多靶点、整体调节优势,体现了中医药“整体观念”与“辨证施治”的核心理念。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智利草莓原产南美,但近年来在我国云南、四川等地已有引种栽培,并逐步开展药用价值开发。此次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主导的研究,不仅填补了该药材在高脂血症领域系统研究的空白,也为后续中药新药研发提供了候选资源。研究团队指出,未来还需扩大样本量,开展长期毒性试验,并进一步分离纯化有效成分,明确其药效物质基础。同时,结合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深入解析其作用靶点与信号通路,将有助于推动该药材从经验用药向精准医学转化。

此外,该研究成果也引发了关于中药材国际化与资源拓展的思考。在全球化背景下,一些原本不属于中国传统药材范畴的植物,因其独特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正逐渐被纳入中医药研究视野。这不仅是对中医药理论体系的丰富与补充,也体现了现代中医药“继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的发展理念。智利草莓的研究案例表明,通过科学方法验证外来植物的药用价值,既可拓展中药资源库,又能促进中医药与现代医学的深度融合。

综上所述,中国中医科学院利用高脂血症动物模型对智利草莓进行的系统研究,初步证实了其良好的降脂效果和潜在的应用前景。这一成果不仅为防治高脂血症提供了新的天然药物选择,也展示了中医药在应对现代慢性病挑战中的独特优势与创新能力。未来,随着更多类似研究的深入开展,相信会有更多兼具疗效与安全性的植物资源被发掘并应用于临床,为人类健康事业贡献东方智慧。

18601987707 CONTACT US

公司: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平南社区龙岗路19号东森商业大厦(东嘉国际)5055A16

Q Q:76675061

Copyright © 2024-2025 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5447183号-1

咨询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电话:18601987707
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