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饮片
当前位置: 主页 > 业务版图 > 中药饮片
秋冬滋补中药饮片清单:当归、黄芪、党参,煲汤入药的滋补选择
2025-10-06

秋冬季节,气候由暖转寒,自然界阳气渐收,阴气渐盛,人体也顺应这一规律,进入“藏”的阶段。此时,人体新陈代谢减缓,免疫力相对下降,容易出现手脚冰凉、疲倦乏力、面色苍白、食欲不振等虚寒症状。中医讲究“秋冬养阴”“冬季进补”,通过合理的饮食调理和中药调养,可增强体质、抵御寒冷、预防疾病。在众多滋补药材中,当归、黄芪、党参因其药性温和、功效显著,成为秋冬煲汤入药的首选饮片。

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

当归被誉为“血中圣药”,是中医补血第一要药。其性温,味甘辛,归肝、心、脾经,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的功效。对于秋冬季节常见的血虚萎黄、月经不调、面色无华、头晕心悸等症状,当归有良好的改善作用。现代研究表明,当归富含挥发油、多糖、阿魏酸等活性成分,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增强造血功能、调节免疫系统。

在煲汤时使用当归,常与鸡肉、羊肉、乌鸡等温补食材搭配。例如“当归生姜羊肉汤”便是《金匮要略》中的经典方剂,适合气血两虚、畏寒怕冷者食用。此汤温中补血、祛寒止痛,尤其适合女性经后体虚或产后调养。需注意的是,当归性温,阴虚火旺、大便溏泄者应慎用,用量一般控制在6–12克为宜。

黄芪:补气固表,提升正气

黄芪是补气药中的代表,性微温,味甘,归肺、脾经,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托毒生肌的功效。秋冬之际,人体易受风寒侵袭,出现反复感冒、自汗、气短懒言、四肢无力等情况,这往往是肺脾气虚的表现。黄芪能增强卫外功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正如《本草纲目》所言:“黄芪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黄耆’。”

在食疗中,黄芪常用于煲汤或泡水饮用。如“黄芪炖鸡汤”,取黄芪15–30克与老母鸡同炖,可补中益气、增强体力,适合体弱多病、术后恢复及老年人长期服用。此外,黄芪还能改善慢性疲劳综合征,提升精力。但需注意,黄芪性偏温补,实热证、上火者(如咽喉肿痛、口舌生疮)不宜使用,以免助火伤阴。

党参:健脾益肺,平补不燥

党参是人参的常见替代品,性平,味甘,归脾、肺经,具有健脾益肺、养血生津的功效。相比人参,党参药性更为平和,补而不峻,适合长期调养。秋冬时节脾胃虚弱者常感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倦怠乏力,党参能有效改善这些症状,增强脾胃运化功能,促进营养吸收。

党参常与黄芪、当归配伍使用,形成“补气养血”的黄金组合。例如“党参黄芪炖排骨汤”,既能补气健脾,又能滋养阴血,适合亚健康人群、工作压力大者及中老年人日常保健。此外,党参还适用于肺虚咳嗽、气短声低者,可配合百合、玉竹等滋阴润肺之品一同煲汤。

现代研究发现,党参含有党参多糖、皂苷等成分,具有调节免疫、抗疲劳、抗氧化等作用。因其性质平和,适用人群广泛,是家庭药膳中的常用药材。一般用量为10–15克,可根据体质适当增减。

三药合用,协同增效

当归、黄芪、党参三者常联合使用,构成经典的补益组合。黄芪补气以生血,党参健脾以资气血生化之源,当归补血活血以养营,三者相辅相成,达到“气血双补”的效果。这种搭配特别适合气血两虚所致的面色苍白、头晕目眩、心悸失眠、四肢不温等症。

在实际应用中,可将三者各取10克,与鸡肉或瘦肉一同炖煮1–2小时,调味后食用。每周饮用2–3次,坚持一段时间可见体质明显改善。对于体质偏寒者,还可加入生姜3–5片以增强温中散寒之力;若伴有阴虚表现,可酌加麦冬、玉竹以兼顾养阴。

使用注意事项

尽管上述药材性质温和,但仍需根据个人体质合理选用。感冒发热、实热内盛、湿热内蕴者不宜进补,以免“闭门留寇”。孕妇使用前应咨询专业医师。此外,中药材应选择正规渠道购买,确保饮片干燥、无霉变、无硫熏。

总之,当归、黄芪、党参作为秋冬滋补的经典中药饮片,以其安全有效的特点深受大众喜爱。通过科学搭配、合理煲汤,不仅能够增强体质、抵御寒冷,更能实现“治未病”的养生理念。在这个收获与收藏的季节,让传统中医药智慧融入日常生活,为健康保驾护航。

18601987707 CONTACT US

公司: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平南社区龙岗路19号东森商业大厦(东嘉国际)5055A16

Q Q:76675061

Copyright © 2024-2025 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5447183号-1

咨询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电话:18601987707
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