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供需
当前位置: 主页 > 业务版图 > 药材供需
药食同源中药材供需热:消费升级下,哪些品种需求增速最快?
2025-10-06

近年来,随着国民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和消费结构的持续升级,“药食同源”理念逐渐深入人心。这一源自中国传统医学的思想,强调某些中药材既可作为药物治疗疾病,也可作为食材日常食用,兼具养生与保健功能。在现代生活节奏加快、慢性病高发以及亚健康人群扩大的背景下,药食同源中药材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市场需求热潮。

消费升级是推动药食同源市场快速扩张的核心动力。一方面,中高收入群体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促使他们在饮食中更加注重功能性与安全性;另一方面,年轻消费者对“轻养生”“朋克养生”的接受度提高,催生了即食化、便捷化的健康产品需求。在此背景下,以枸杞、黄芪、山药、茯苓、百合、莲子、薏苡仁、党参等为代表的药食同源品种,成为食品、保健品、饮品乃至化妆品行业的热门原料。

从需求增速来看,部分品种表现尤为突出。枸杞作为最早实现产业化和品牌化的药食同源药材之一,近年来在即饮茶、功能性饮料、代餐粉等领域广泛应用。其富含多糖、类胡萝卜素和抗氧化成分,被广泛用于护眼、抗疲劳和增强免疫力,年均需求增长率保持在15%以上。宁夏、青海等地的有机枸杞种植基地持续扩产,仍难以完全满足市场增长需求。

紧随其后的是黄芪。作为补气类药材的代表,黄芪在中医理论中具有“补而不燥”的特点,适合长期调养。近年来,随着免疫力调节类产品热销,黄芪被大量应用于口服液、颗粒剂、即炖汤包及高端滋补品中。尤其在北方地区,冬季进补需求旺盛,带动黄芪销量持续攀升。数据显示,2023年黄芪市场规模同比增长近20%,其中电商渠道贡献超过60%的增量。

山药茯苓则因温和的性质和广泛的适用人群,在婴幼儿辅食、脾胃调理产品中占据重要地位。山药富含黏蛋白和多种消化酶,有助于改善肠胃功能;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安神,常用于祛湿茶、八珍糕等传统养生食品。随着“儿童调理经济”和“祛湿养生”概念走红,这两类药材在南方湿热地区尤为畅销,年需求增速均超过18%。

此外,百合莲子作为传统润肺安神食材,近年来在高端甜品、银耳羹、即食粥等快消品中频繁亮相。尤其是在女性消费群体中,因其“养颜安神”的标签而备受青睐。电商平台数据显示,含有百合或莲子成分的即食滋补品在“双十一”“618”等促销节点销量屡创新高,部分品牌单品月销突破百万份。

值得注意的是,党参薏苡仁也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党参作为人参的平价替代品,广泛用于煲汤料包和气血补充类产品,尤其受到职场女性欢迎;薏苡仁则因其“祛湿消肿”的功效,成为减肥代餐、轻食沙拉中的常见配料。两者在预制菜和新中式养生餐饮中的应用不断拓展,进一步打开了市场空间。

在供给端,尽管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但优质道地药材的产能仍显紧张。一方面,消费者对“有机”“无硫熏”“产地直供”等品质要求日益严格;另一方面,部分药材如茯苓、黄芪对生长环境要求较高,规模化种植面临技术瓶颈。这导致优质原料价格持续上涨,也催生了品牌企业向上游延伸、自建种植基地的趋势。

与此同时,政策支持也为行业发展注入强心剂。国家卫健委多次更新《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目录》,逐步扩大药食同源品种范围,为产品研发提供合法依据。2023年新增的党参、灵芝、铁皮石斛等试点品类,已引发新一轮产品创新热潮,预计将在未来三年内形成新的增长极。

展望未来,药食同源中药材的需求增长将不再局限于传统滋补场景,而是深度融入日常饮食、休闲零食、功能饮料等多个消费领域。随着科技赋能和产业链整合加速,具备标准化、品牌化和场景化能力的企业将更易赢得市场。同时,消费者教育和科学传播也将成为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只有真正理解“因人制宜”“辨证施食”的理念,药食同源的价值才能被充分释放。

可以预见,在健康中国战略推进和消费升级双轮驱动下,药食同源产业将迎来黄金发展期。那些兼具文化底蕴、科学验证和消费体验优势的中药材品种,必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新时代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载体。

18601987707 CONTACT US

公司: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平南社区龙岗路19号东森商业大厦(东嘉国际)5055A16

Q Q:76675061

Copyright © 2024-2025 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5447183号-1

咨询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电话:18601987707
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