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设备
当前位置: 主页 > 业务版图 > 种植设备
中药材移栽设备实操:提高定植成活率的机械与人工配合方法
2025-10-06

在中药材种植过程中,移栽是决定药材生长质量与产量的重要环节之一。定植成活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后期田间管理成本、药材品质及经济效益。近年来,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升,中药材移栽设备逐渐被推广使用,但在实际应用中,单纯依赖机械或完全依靠人工均难以实现最优效果。因此,探索机械与人工协同配合的实操方法,成为提高中药材定植成活率的关键路径。

传统的中药材移栽多依赖人工操作,虽然灵活性强、适应性广,但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尤其在规模化种植中难以满足农时要求。而现代移栽机械如自走式或牵引式移栽机,具备作业速度快、株距均匀、深度可控等优点,能够显著提升作业效率。然而,中药材种类繁多,根系形态各异(如丹参、黄芪、白术等),土壤条件复杂,且苗情差异较大,若完全依赖机械作业,容易出现伤苗、栽深不一、覆土不严等问题,反而降低成活率。

为克服上述问题,实践中应采取“机械为主、人工为辅”的协同作业模式。具体而言,可将整个移栽流程划分为整地准备、机械移栽、人工补栽与后续调整三个阶段,通过科学分工与紧密配合,最大限度发挥机械效率与人工精细操作的优势。

整地准备阶段,应确保土地平整、土壤疏松、墒情适宜。使用旋耕机、起垄机等配套机械完成土地整理,形成标准垄型或畦面,为机械移栽创造良好条件。此阶段需人工辅助检查土壤湿度和杂草清除情况,避免因湿度过高或杂物阻碍影响移栽机正常运行。

进入机械移栽阶段,操作人员应根据中药材品种特性调整设备参数。例如,对于主根较长的药材如党参、柴胡,应适当调浅栽植深度,防止根部弯曲或折断;对于分蘖性强的药材如白术,则需控制株距以保证通风透光。移栽机作业时,应保持匀速前进,避免急停急启造成漏栽或重栽。同时,安排1—2名辅助人员跟随机器后方,实时观察栽植效果,及时发现并标记异常点位,如倒苗、浮苗或缺苗区域。

最关键的环节在于人工补栽与后续调整。机械作业结束后,应立即组织人工队伍进行查漏补缺。重点对机械未能覆盖的边角地带、地形起伏区域以及出现伤苗、歪苗的植株进行重新栽植或扶正。此外,人工还可对覆土不严的苗穴进行二次培土,增强根系固定能力,减少水分蒸发。对于部分珍贵药材或幼苗较弱的批次,可采用“先机械开沟、后人工定植”的方式,即利用机械开出整齐沟槽,再由人工逐株摆放并覆土,既保证了行距一致性,又提升了栽植精度。

为保障协同作业的高效性,还需加强人员培训与现场管理。操作机械的驾驶员需熟悉设备性能与常见故障处理方法,掌握不同药材的移栽技术参数;辅助人工则应接受标准化作业培训,明确补栽标准与质量要求。现场可设立质量监督员,定期抽查栽植深度、株距合格率及成活情况,及时反馈调整作业方案。

此外,结合现代信息技术也能进一步优化人机配合效果。例如,在移栽机上加装GPS定位与作业监控系统,记录作业轨迹与漏栽区域,便于人工精准补苗;利用无人机进行后期巡查,快速评估整体成活率,指导田间管理决策。

综上所述,提高中药材定植成活率不能简单依赖单一手段,而应构建以机械高效作业为基础、人工精细干预为保障的协同体系。通过合理规划作业流程、优化设备参数、强化人员协作与过程监管,实现“快、准、稳”的移栽目标。这种机械与人工深度融合的实操模式,不仅适用于当前主流中药材品种,也为未来智能化、精准化种植提供了可行路径。在推动中药材产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唯有将科技力量与传统经验有机结合,才能真正实现提质增效、稳产增收的目标。

18601987707 CONTACT US

公司: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平南社区龙岗路19号东森商业大厦(东嘉国际)5055A16

Q Q:76675061

Copyright © 2024-2025 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5447183号-1

咨询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电话:18601987707
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