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食同源
当前位置: 主页 > 业务版图 > 药食同源
药食同源饮品 DIY:简单易做的中药材茶饮,日常养生超方便
2025-10-06

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健康与养生。中医讲究“药食同源”,即许多食物本身就是药材,既能果腹,又可调理身体。将中药材融入日常饮品,不仅方便饮用,还能潜移默化地改善体质。今天就来介绍几款简单易做的中药材茶饮,适合家庭自制,日常饮用,帮助提升免疫力、缓解疲劳、调理脾胃,真正实现“喝出健康”。

一、枸杞菊花茶:清肝明目,缓解眼疲劳

长时间使用电脑或手机,容易导致眼睛干涩、视力模糊。中医认为“肝开窍于目”,眼睛的问题往往与肝火旺盛有关。枸杞和菊花正是清肝明目的经典搭配。

制作方法非常简单:取枸杞10克、干菊花5克,放入杯中,用沸水冲泡,焖5分钟后即可饮用。可根据个人口味加入少量冰糖调味。枸杞滋补肝肾、益精明目,菊花则有疏散风热、清肝明目的功效。两者合用,特别适合长期用眼过度的上班族、学生群体。

这款茶饮性质平和,四季皆宜,但脾胃虚寒者不宜过量饮用。

二、陈皮山楂茶:消食健脾,化解油腻

每逢节日聚餐后,很多人会感到胃胀、消化不良。此时,一杯陈皮山楂茶就能派上用场。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山楂消食化积、行气散瘀,二者搭配,能有效促进胃肠蠕动,缓解积食不适。

做法如下:取陈皮5克、山楂片10克,放入锅中加水500毫升,煮沸后转小火煮10分钟,滤去残渣,温热饮用。也可直接用热水冲泡,但煮制更能释放有效成分。

这款茶饮适合饭后饮用,尤其适合饮食偏油腻、食欲不振的人群。需要注意的是,胃酸过多或患有胃溃疡者应慎用山楂,以免刺激胃黏膜。

三、黄芪红枣茶:补气养血,增强体质

对于经常感到乏力、容易感冒、面色苍白的人来说,可能是气血不足的表现。黄芪红枣茶是一款经典的补气养血饮品,适合体质虚弱、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日常调理。

准备黄芪10克、红枣5颗(去核),加水600毫升,煮沸后小火煮15分钟即可。红枣甘温,能补中益气、养血安神;黄芪则为“补气之长”,可提升正气,增强抗病能力。两者合用,温和滋补,不易上火。

建议每周饮用3–4次,连续饮用一个月可见明显改善。但感冒发热期间应暂停饮用,以免闭门留寇。

四、玫瑰花茶:疏肝解郁,调节情绪

现代人压力大,情绪波动频繁,容易出现胸闷、烦躁、月经不调等问题。中医认为这与“肝气郁结”有关。玫瑰花性温味甘微苦,具有行气解郁、活血调经的功效,是女性养生的好选择。

取干玫瑰花5–8朵,用85℃左右的热水冲泡,静置5分钟即可饮用。可单独冲泡,也可搭配枸杞或红枣,增加滋补效果。玫瑰花茶香气怡人,有助于舒缓情绪、改善睡眠。

值得注意的是,玫瑰花活血作用较强,孕妇及月经量过多者应避免饮用。

五、茯苓薏米茶:祛湿健脾,告别沉重感

南方潮湿地区或梅雨季节,很多人会感觉身体沉重、四肢乏力、舌苔厚腻,这是典型的“湿气重”表现。茯苓和薏米都是著名的祛湿食材,搭配饮用可健脾利湿,改善体内湿浊。

将茯苓10克、炒薏米15克加水煮沸,转小火煮20分钟,滤汁饮用。炒薏米比生薏米更温和,不易伤脾胃,更适合日常饮用。此茶无特殊味道,可加入少量陈皮提香。

坚持饮用一段时间,可明显感觉身体轻盈、精神好转。但阴虚津亏者(如口干舌燥、盗汗)应慎用,以免加重症状。

六、日常饮用小贴士

  1. 因人而异,辨证饮用:中药材虽天然,但并非人人适用。应根据自身体质选择合适的茶饮,如有慢性疾病或正在服药,建议咨询中医师后再饮用。
  2. 适量为宜,不宜过量:养生贵在坚持,但不可贪多。每日1–2杯足矣,过量反而可能引起不适。
  3. 注意药材品质:选择正规渠道购买无硫熏、无添加剂的中药材,确保安全有效。
  4. 避免空腹饮用:部分茶饮可能刺激肠胃,建议饭后半小时饮用为佳。

药食同源的理念,让养生不再是复杂的调理过程,而是融入日常的点滴习惯。这几款中药材茶饮制作简便,材料易得,无需专业设备,厨房即可完成。每天花几分钟泡一杯养生茶,既享受了饮品的清香,又为身体注入自然的调理力量。坚持下去,你会发现,健康其实可以如此轻松。

18601987707 CONTACT US

公司: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平南社区龙岗路19号东森商业大厦(东嘉国际)5055A16

Q Q:76675061

Copyright © 2024-2025 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5447183号-1

咨询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电话:18601987707
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