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天然植物资源及其生物活性成分的关注不断加深,中药材在现代医学研究中的地位日益凸显。盐肤木(Rhus chinensis Mill.),又称五倍子树,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中国南方地区的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其果实、叶、根及虫瘿均具有药用价值。其中,盐肤木果油作为一种新兴的植物油脂,因其富含多酚类、黄酮类和不饱和脂肪酸等活性成分,逐渐引起科研人员的兴趣。特别是在抗氧化领域的研究中,盐肤木果油展现出显著潜力。
抗氧化作用是维持人体健康的重要机制之一,自由基的过度积累会导致细胞氧化应激,进而引发多种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以及癌症等。因此,寻找高效、安全的天然抗氧化剂成为当前医药与食品科学领域的重要课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下属的营养与健康研究所近年来开展了一系列关于植物提取物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实验研究,其中对盐肤木果油的抗氧化性能进行了系统评估。
实验采用经典的体外自由基清除模型,包括DPPH(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ABTS⁺(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阳离子自由基和羟自由基(·OH)清除实验,同时结合总还原能力(FRAP)测定法,全面评价盐肤木果油的抗氧化活性。实验结果显示,盐肤木果油在低浓度下即表现出较强的自由基清除能力。以DPPH实验为例,在浓度为50 μg/mL时,其清除率可达78.6%,显著高于同等浓度下的维生素E对照组(65.3%)。ABTS⁺实验中,其IC₅₀值(半数抑制浓度)为42.3 μg/mL,表明其电子供体能力优异。
更为重要的是,在模拟生物体内环境的羟自由基损伤体系中,盐肤木果油显示出良好的保护效应。研究人员通过Fenton反应诱导产生羟自由基,并观察其对DNA和蛋白质的氧化损伤情况。结果发现,添加盐肤木果油后,DNA链断裂程度明显减轻,蛋白羰基含量显著降低,说明其不仅能够直接清除自由基,还能有效保护生物大分子免受氧化攻击。
进一步的化学分析表明,盐肤木果油中含有丰富的油酸、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占比超过80%,这些成分本身具有一定的抗氧化协同作用。此外,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PLC-MS)检测,研究人员在果油中鉴定出槲皮素、山奈酚、没食子酸乙酯等多种多酚类化合物,这些物质被广泛认为是强效的天然抗氧化剂。特别是没食子酸类衍生物,具有多个酚羟基结构,易于提供氢原子中和自由基,从而中断氧化链式反应。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实验还特别关注了盐肤木果油的安全性问题。在中国疾控中心的毒理学初步评估中,该果油在常规剂量范围内未表现出明显的细胞毒性或遗传毒性,急性经口毒性试验显示LD₅₀大于5000 mg/kg(小鼠),属于实际无毒级别。这一结果为其未来在功能性食品或保健品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安全性依据。
从传统中医药角度看,盐肤木味酸、咸,性寒,归肺、大肠经,常用于清热解毒、敛肺止咳、涩肠止泻。现代药理研究则进一步揭示其抗炎、抗菌、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此次抗氧化实验的成功,不仅拓展了盐肤木的药用价值认知,也为中药现代化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即通过现代科技手段挖掘传统药材中潜在的功能因子,并验证其作用机制。
目前,尽管盐肤木果油的研究尚处于实验室阶段,但其优异的抗氧化性能已引起多家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关注。未来,若能实现规模化提取与纯化工艺的优化,并开展更多动物实验乃至人体临床试验,盐肤木果油有望成为新一代天然抗氧化添加剂,应用于食品保鲜、化妆品抗衰老以及慢性病辅助治疗等多个领域。
综上所述,由中国疾控中心主导的这项自由基实验,首次系统证实了盐肤木果油具有显著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其作用机制与多酚类成分密切相关。这一研究成果不仅丰富了中药材的现代科学内涵,也为中国特色植物资源的高值化利用开辟了新路径。随着研究的深入,盐肤木这一“低调”的乡土植物,或将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健康价值。
Copyright © 2024-2025 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