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百科
当前位置: 主页 > 行业资讯 > 中药材百科
中药材降香挥发油抑菌,中国疾控中心实验
2025-11-02

近年来,随着抗生素滥用导致的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寻找安全、有效的天然抗菌物质成为医学和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在此背景下,中药材因其独特的药理活性和较低的毒副作用,逐渐受到科研人员的广泛关注。其中,降香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具有活血行气、止痛消肿的功效,被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然而,其挥发油成分在抑菌方面的潜力尚未得到充分挖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简称“中国疾控中心”)近期开展的一项实验,首次系统评估了降香挥发油的体外抑菌活性,为中药现代化和新型抗菌药物的研发提供了有力支持。

降香,学名为Dalbergia odorifera T.C. Chen,属于豆科黄檀属植物,主产于我国海南、广东等地。其药用部位为心材,经水蒸气蒸馏可提取出具有芳香气味的挥发油。现代研究表明,降香挥发油主要含有β-榄香烯、α-姜黄烯、γ-松油烯等多种萜类化合物,这些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及潜在的抗菌作用。基于此,中国疾控中心的研究团队选取了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和白色念珠菌在内的五种常见致病微生物,采用琼脂稀释法和平板打孔法对降香挥发油进行体外抑菌实验。

实验结果显示,降香挥发油对多种细菌和真菌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为0.625 mg/mL,显示出较强的抑制效果;对大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MIC分别为1.25 mg/mL和2.5 mg/mL,表明其对革兰氏阴性菌亦有一定活性;而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抑制作用相对较弱,MIC达到5 mg/mL。此外,在真菌方面,降香挥发油对白色念珠菌的MIC为2.5 mg/mL,提示其具备一定的抗真菌潜力。值得注意的是,在阳性对照组使用常规抗生素(如氨苄西林、氟康唑)的情况下,降香挥发油在部分菌株上的抑菌圈直径接近或达到同等水平,尤其是在对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时表现突出,显示出其在应对耐药菌感染中的潜在价值。

为进一步探究其作用机制,研究团队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经降香挥发油处理后的细菌细胞壁出现明显皱缩、破裂现象,细胞内容物外泄,提示其可能通过破坏微生物细胞膜结构来实现杀菌作用。同时,荧光染料检测显示,处理组细菌胞内活性氧(ROS)水平显著升高,说明氧化应激反应也可能参与了其抗菌过程。这些结果共同表明,降香挥发油可能通过多靶点、多途径发挥抑菌效应,从而降低细菌产生耐药性的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实验还特别关注了降香挥发油的安全性。通过细胞毒性实验(CCK-8法)评估其对人正常肝细胞(LO2)和肾细胞(HEK293)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有效抑菌浓度范围内,细胞存活率仍保持在90%以上,表明该物质在治疗剂量下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低毒性。这一特性为其未来开发成外用抗菌制剂或辅助治疗药物奠定了基础。

从公共卫生角度来看,这项研究的意义不仅在于发现了一种具有广谱抑菌活性的天然产物,更在于它为中国传统医药资源的科学化利用提供了范例。在全球面临多重传染病威胁和抗生素危机的今天,源自中医药宝库的有效成分有望成为新型抗菌策略的重要补充。中国疾控中心此次实验的成功,也为后续开展动物模型验证、临床前研究以及标准化提取工艺优化打下了坚实基础。

当然,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目前仅限于体外实验,尚需进一步开展体内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研究;同时,挥发油成分复杂,具体是哪种或哪几种活性成分主导抑菌作用,仍有待通过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加以明确。未来,若能结合现代制药技术,将降香挥发油制成喷雾剂、凝胶剂或敷料,或将广泛应用于皮肤感染、伤口护理乃至呼吸道感染的辅助治疗中。

综上所述,中国疾控中心关于降香挥发油抑菌作用的实验成果,不仅验证了传统中药的现代科学价值,也为应对日益严峻的微生物耐药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这一来自古老药材的“自然之力”,将在新时代的公共卫生体系中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18601987707 CONTACT US

公司: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平南社区龙岗路19号东森商业大厦(东嘉国际)5055A16

Q Q:76675061

Copyright © 2024-2025 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5447183号-1

咨询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电话:18601987707
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