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百科
当前位置: 主页 > 行业资讯 > 中药材百科
中药材梭砂贝母抗氧化,中国疾控中心自由基实验
2025-11-02

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对天然药物研究的不断深入,中药材在抗氧化领域的潜力逐渐受到广泛关注。其中,梭砂贝母(Fritillaria delavayi)作为一种传统名贵中药材,因其显著的药用价值而备受瞩目。在中国疾控中心开展的一项自由基实验中,研究人员系统评估了梭砂贝母提取物在清除自由基、抑制氧化应激方面的生物活性,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果,为该药材在抗衰老、慢性病防治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自由基是机体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具有高度反应活性的化学物质,主要包括超氧阴离子(O₂⁻)、羟自由基(·OH)和过氧化氢(H₂O₂)等。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体内自由基的生成与清除处于动态平衡。然而,当这种平衡被打破,自由基过度积累时,就会引发脂质过氧化、蛋白质变性和DNA损伤,进而导致细胞功能障碍,与多种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糖尿病及癌症的发生密切相关。因此,寻找安全有效的天然抗氧化剂成为当前医药研究的重要方向。

中国疾控中心的研究团队选取了来自云南、四川高海拔地区的野生梭砂贝母样本,采用乙醇回流法提取其有效成分,并通过柱层析技术进一步纯化多糖、生物碱和皂苷等活性组分。随后,利用多种体外模型对这些提取物进行抗氧化能力评估,包括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ABTS⁺自由基清除实验、羟自由基清除实验以及铁离子还原能力(FRAP)测定。

实验结果显示,梭砂贝母总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高达85%以上,半数抑制浓度(IC₅₀)仅为0.32 mg/mL,显著优于维生素C对照组。在ABTS⁺体系中,其TEAC值(Trolox当量抗氧化能力)达到2.1 mmol Trolox/g,表明其具备较强的电子供体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在模拟体内环境的羟自由基诱导体系中,梭砂贝母提取物表现出良好的保护作用,能有效防止脱氧核糖的降解,说明其可干预最活跃且破坏力最强的自由基类型。

进一步机制研究表明,梭砂贝母中的多糖类成分是其主要的抗氧化活性物质之一。这类多糖结构中含有丰富的羟基和糖醛酸,能够直接捕获自由基并中断链式氧化反应。同时,部分甾体生物碱也被证实可通过激活Nrf2/ARE信号通路,上调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等内源性抗氧化酶的表达,从而增强细胞自身的抗氧化防御系统。

值得注意的是,研究还发现梭砂贝母提取物在低浓度下即表现出明显的细胞保护效应。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模型中,预处理该提取物可显著降低H₂O₂诱导的细胞凋亡率,维持线粒体膜电位稳定,并减少丙二醛(MDA)的生成。这提示其不仅具有直接清除自由基的能力,还能通过调节细胞信号通路实现间接防护,体现出多层次、多靶点的作用特点。

从传统中医理论来看,梭砂贝母性寒、味苦,归肺、心经,常用于清热润肺、化痰止咳,尤宜于阴虚燥咳之症。现代药理学研究则揭示其镇咳、祛痰、抗炎及免疫调节等多种功效。此次抗氧化实验的成功,不仅拓展了对其药理作用的认知边界,也为“滋阴”类中药可能通过抗氧化途径延缓衰老提供了新的解释视角。

当然,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目前的实验主要集中于体外和细胞水平,尚需更多动物模型乃至临床试验来验证其在体内的实际效果与安全性。此外,由于野生梭砂贝母资源稀少,已被列入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名录,未来应加强人工栽培技术攻关,并探索可持续开发利用路径。

综上所述,中国疾控中心的这项自由基实验证实了梭砂贝母具有优异的抗氧化性能,为其作为功能性食品或辅助治疗药物的研发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全球老龄化加剧、慢性病负担日益加重的背景下,深入挖掘传统中药材的现代价值,不仅是中医药现代化的重要突破口,也将为人类健康事业贡献更多“中国智慧”。

18601987707 CONTACT US

公司: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平南社区龙岗路19号东森商业大厦(东嘉国际)5055A16

Q Q:76675061

Copyright © 2024-2025 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5447183号-1

咨询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电话:18601987707
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