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随着全球对天然药物和传统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中药材在现代医学体系中的价值日益凸显。特别是在免疫调节领域,许多具有悠久应用历史的中药材正通过现代科研手段被重新评估与验证。其中,一种原产于南美洲玻利维亚的植物——土人参(Pfaffia glomerata),因其在民间医学中被认为具有增强体力、抗疲劳和提升免疫力的功效,逐渐引起中国中医药研究机构的关注。中国中医科学院近年来开展的一项针对玻利维亚土人参提取物对巨噬细胞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为这一传统草药的现代药理机制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该研究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免疫药理实验室主导,旨在探索玻利维亚土人参在体外对小鼠腹腔来源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系)的免疫调节活性。巨噬细胞作为先天免疫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在识别病原体、吞噬异物以及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如TNF-α、IL-6、NO等)方面发挥着核心作用。因此,调控巨噬细胞的功能被认为是改善机体免疫状态的重要途径之一。
研究人员首先对玻利维亚土人参进行了系统的化学成分分析。结果显示,该植物富含皂苷类化合物,尤其是以齐墩果烷型三萜皂苷为主,这类成分在多种中药材如人参、三七中也被广泛证实具有显著的免疫调节活性。此外,还检测到多糖、黄酮及少量生物碱等潜在活性物质。基于此,研究团队采用乙醇回流法提取总皂苷,并进一步纯化获得高纯度提取物用于后续实验。
在体外实验中,研究人员将不同浓度的土人参提取物加入培养的巨噬细胞中,观察其对细胞活力、吞噬功能及炎症因子分泌的影响。MTT实验表明,在0–100 μg/mL浓度范围内,提取物对细胞无明显毒性,说明其安全性较高。当使用10 μg/mL和50 μg/mL剂量处理细胞24小时后,显微镜下可见巨噬细胞形态更加活跃,伪足伸展明显,吞噬荧光微球的能力显著增强,提示其吞噬功能被有效激活。
更为关键的是,ELISA检测结果显示,经土人参提取物处理后的巨噬细胞,其分泌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水平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约1.8倍和2.1倍。同时,一氧化氮(NO)的释放量也呈剂量依赖性上升,最高可达对照组的2.5倍。这些指标的升高表明,土人参提取物能够有效激活巨噬细胞的M1型极化状态,从而增强其杀伤病原体和启动适应性免疫应答的能力。
为进一步揭示其作用机制,研究团队还检测了相关信号通路的激活情况。Western blot分析显示,提取物可显著促进NF-κB信号通路中p65蛋白的磷酸化及其核转位过程,同时上调MAPK通路中ERK和JNK的磷酸化水平。这说明土人参可能通过激活NF-κB和MAPK两条经典炎症信号通路,进而驱动巨噬细胞产生免疫效应分子。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该植物并非中国传统中药材,但其药理表现与中国传统补气类药材如人参、黄芪有诸多相似之处。中医理论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而“补气”正是扶助正气、增强抗病能力的核心治法。从现代免疫学角度看,这种“补气”作用往往体现为对免疫细胞功能的全面调节。因此,玻利维亚土人参虽源自异域,但在功能主治上与中国补益类中药高度契合,具备作为新型免疫调节剂开发的潜力。
当然,目前的研究仍处于体外细胞实验阶段,尚需进一步开展动物模型验证及临床前安全性评价。此外,如何实现该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引进与规范化种植,也是未来推广应用必须面对的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这项由中国中医科学院完成的研究,不仅拓展了中药材资源的国际视野,也展示了中医药现代化研究在全球天然药物开发中的引领作用。
综上所述,玻利维亚土人参在巨噬细胞免疫调节方面的积极作用已初步得到科学验证。它所蕴含的天然活性成分有望成为新一代免疫增强产品的候选原料。随着中医药国际化进程的加快,类似跨地域、跨文化的药材研究将不断涌现,推动传统智慧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为人类健康事业贡献更多东方方案。
Copyright © 2024-2025 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