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百科
当前位置: 主页 > 行业资讯 > 中药材百科
中药材栌兰抗氧化,中国疾控中心自由基实验
2025-11-02

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对氧化应激与慢性疾病关系的深入研究,抗氧化物质在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中的作用日益受到关注。自由基是人体代谢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副产物,当其在体内过度积累时,会攻击细胞膜、蛋白质和DNA,导致细胞功能紊乱,进而引发衰老、心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甚至癌症。因此,寻找天然、安全且高效的抗氧化剂成为科研领域的热点之一。在此背景下,中药材栌兰(学名:Peristrophe bivalvis)因其潜在的抗氧化活性引起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的关注,并开展了系统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实验研究。

栌兰,又名“一见喜”、“穿心莲”,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地区,尤其在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常见。传统中医认为,栌兰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活血化瘀等功效,常用于治疗咽喉肿痛、感冒发热、跌打损伤等病症。然而,关于其抗氧化作用的系统性研究此前较为有限。为验证其在清除自由基方面的潜力,中国疾控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联合多家中医药研究机构,开展了一系列体外和细胞水平的自由基实验。

实验首先采用经典的化学模型评估栌兰提取物对多种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研究人员以乙醇和水为溶剂,分别提取栌兰全草中的活性成分,并通过DPPH(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清除实验、ABTS⁺(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自由基清除实验以及超氧阴离子(O₂⁻)和羟自由基(·OH)清除实验进行测定。结果显示,栌兰乙醇提取物在DPPH实验中表现出显著的自由基清除活性,其半数抑制浓度(IC₅₀)约为48.7 μg/mL,优于部分已知的植物抗氧化剂如绿茶提取物。在ABTS⁺实验中,清除率随浓度增加而上升,在浓度为100 μg/mL时清除率可达85%以上,显示出良好的剂量依赖性。

进一步的细胞实验采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作为模型,模拟氧化应激环境。研究人员使用过氧化氢(H₂O₂)诱导细胞产生大量自由基,造成细胞损伤。在预先加入不同浓度的栌兰提取物后,细胞存活率明显提高。MTT法检测显示,当提取物浓度为50 μg/mL时,细胞存活率由对照组的约55%提升至82%,说明栌兰具有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的能力。同时,流式细胞术分析表明,栌兰处理组的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ROS(活性氧)水平下降,SOD(超氧化物歧化酶)和GSH-Px(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等内源性抗氧化酶活性增强,提示其不仅可以直接清除自由基,还能激活细胞自身的抗氧化防御系统。

为了探究其活性成分,研究团队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PLC-MS)对栌兰提取物进行成分分析,鉴定出多种多酚类、黄酮类和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其中以木犀草素、芹菜素和peristoside A等成分含量较高。这些化合物已被广泛证实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能够通过提供氢原子或电子中和自由基,阻断自由基链式反应。特别是环烯醚萜类成分,近年来被发现具有独特的抗氧化和抗炎双重作用,可能是栌兰发挥生物活性的关键物质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实验还评估了栌兰提取物的安全性。急性毒性实验显示,在小鼠模型中,单次灌胃剂量高达2000 mg/kg体重时未观察到明显毒性反应,表明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此外, Ames实验和微核试验结果均为阴性,提示其无明显致突变风险,具备作为功能性食品或保健品开发的潜力。

综合来看,中国疾控中心的这一系列自由基实验证实了中药材栌兰具有显著的体外和细胞水平抗氧化活性,其机制涉及直接清除自由基与增强细胞抗氧化酶系统双重途径。这一研究成果不仅为传统中药的现代化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开发新型天然抗氧化剂开辟了新路径。未来,研究团队计划开展动物模型的慢性氧化损伤干预实验,并探索栌兰在延缓衰老、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不断提升,源自天然植物的抗氧化产品正逐步走入大众视野。栌兰作为我国传统药用植物资源的一部分,其抗氧化价值的发现,不仅体现了中医药“治未病”理念的现代科学内涵,也彰显了传统医学与现代科技融合的巨大潜力。在国家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大背景下,类似栌兰这样的本土药材有望在公共卫生和健康产业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18601987707 CONTACT US

公司: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平南社区龙岗路19号东森商业大厦(东嘉国际)5055A16

Q Q:76675061

Copyright © 2024-2025 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5447183号-1

咨询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电话:18601987707
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