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百科
当前位置: 主页 > 行业资讯 > 中药材百科
中药材马齿苋多糖抗菌,中国疾控中心实验
2025-11-02

近年来,随着抗生素滥用导致的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寻找安全、有效的天然抗菌物质成为医学和公共卫生领域的研究热点。在此背景下,传统中药材因其独特的生物活性成分和较低的毒副作用,重新受到科学界的广泛关注。其中,马齿苋作为一种常见且历史悠久的药食同源植物,其潜在的抗菌价值逐渐被现代科研手段揭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中国疾控中心”)近期开展的一项系统性实验,聚焦于马齿苋多糖的抗菌作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

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 L.)广泛分布于我国南北各地,常生长于田间地头或庭院角落。在中医典籍中,马齿苋被记载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消肿止痛等功效,常用于治疗痢疾、肠炎、皮肤感染等病症。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马齿苋富含多种活性成分,包括黄酮类、生物碱、有机酸以及多糖类物质。其中,多糖作为一类重要的天然大分子化合物,近年来被证实具有免疫调节、抗氧化、抗肿瘤及抗菌等多种生物功能。

中国疾控中心的研究团队从全国多个产地采集优质马齿苋样本,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其多糖成分,并通过柱层析技术进行纯化,获得高纯度的马齿苋多糖(POMPs)。随后,研究人员在实验室条件下,对多种常见致病菌进行了体外抑菌实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和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等。实验结果显示,马齿苋多糖对上述细菌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尤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制效果最为显著。最低抑菌浓度(MIC)测试表明,在浓度为200 μg/mL时,即可有效抑制部分菌株的生长。

进一步机制研究表明,马齿苋多糖的抗菌作用并非直接杀灭细菌,而是通过破坏细菌细胞壁和细胞膜的完整性,干扰其正常代谢过程。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经多糖处理后的细菌细胞表面出现明显皱缩、破裂甚至内容物外泄现象,说明其可能通过影响细胞膜通透性来实现抑菌效果。此外,研究还发现马齿苋多糖能够抑制细菌生物膜的形成——这一特性在应对慢性感染和耐药菌感染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因为生物膜是许多顽固性感染难以根治的关键因素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该实验特别关注了马齿苋多糖对多重耐药菌株的作用。在测试中,研究人员选取了几株临床上常见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杆菌。结果表明,尽管这些菌株对多种常规抗生素呈现高度耐药,但对马齿苋多糖仍保持一定的敏感性。这提示马齿苋多糖可能通过不同于传统抗生素的作用机制发挥抗菌效应,因而有望成为对抗耐药菌的新策略之一。

在安全性评估方面,研究团队同步开展了细胞毒性实验和动物急性毒性试验。体外细胞实验显示,在有效抗菌浓度范围内,马齿苋多糖对人正常肝细胞(LO2)和肾细胞(HEK293)无明显毒性作用。小鼠急性毒性试验中,即使给予高达2000 mg/kg体重的剂量,也未观察到明显不良反应,表明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安全性。

中国疾控中心的这项研究不仅验证了马齿苋多糖的体外抗菌活性,更重要的是为开发新型天然抗菌剂提供了科学依据。当前,全球正面临抗生素耐药危机,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列为“全球公共卫生紧急事件”。在此背景下,源自传统中药的活性成分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马齿苋作为资源丰富、成本低廉的植物,其多糖成分若能进一步开发为功能性食品添加剂、外用消毒制剂或辅助治疗药物,将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社会价值。

当然,研究人员也指出,目前的研究仍处于实验室阶段,未来还需开展更多体内实验、临床前研究以及标准化提取工艺的优化工作。同时,应深入探讨马齿苋多糖与其他抗菌成分的协同作用,以提升其整体疗效。

综上所述,中国疾控中心的实验证实了马齿苋多糖具有显著的抗菌活性和良好的安全性,既传承了中医药的经验智慧,又借助现代科技手段赋予其新的生命力。这一成果不仅推动了中药现代化进程,也为应对日益严峻的微生物耐药挑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希望。

18601987707 CONTACT US

公司: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平南社区龙岗路19号东森商业大厦(东嘉国际)5055A16

Q Q:76675061

Copyright © 2024-2025 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5447183号-1

咨询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电话:18601987707
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