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百科
当前位置: 主页 > 行业资讯 > 中药材百科
中药材紫茉莉挥发油抑菌,中国疾控中心实验
2025-11-02

在传统中医药体系中,植物药材因其独特的药理活性和较低的副作用而备受关注。近年来,随着抗生素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科研人员开始将目光投向天然植物提取物,探索其潜在的抗菌能力。紫茉莉(Mirabilis jalapa L.)作为一种常见观赏植物,同时也被民间广泛用于治疗皮肤感染、炎症及外伤等病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hina CDC)近期开展的一项实验研究,系统评估了紫茉莉挥发油的抑菌效果,为这一传统用药提供了科学依据。

紫茉莉属于紫茉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叶和种子在不同地区均有入药记录。现代研究表明,该植物富含黄酮类、生物碱及挥发油等多种活性成分。其中,挥发油因其良好的脂溶性和细胞膜穿透能力,在抗菌、抗炎方面展现出独特潜力。中国疾控中心的研究团队从云南、广西等地采集野生紫茉莉全株,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紫茉莉挥发油主要含有芳樟醇、α-蒎烯、β-石竹烯、香叶醇等化合物,这些成分已被证实具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

在体外抑菌实验中,研究人员选取了多种常见致病菌作为测试对象,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以及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实验采用琼脂扩散法和微量稀释法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与最小杀菌浓度(MBC)。数据显示,紫茉莉挥发油对革兰氏阳性菌表现出较强的抑制作用,尤其是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其MIC值低至0.625 mg/mL,显著优于部分市售天然抗菌剂。对于革兰氏阴性菌如大肠杆菌,虽然敏感性相对较低,但仍显示出一定的生长抑制效应,表明其广谱抗菌潜力。

进一步机制研究表明,紫茉莉挥发油可能通过破坏细菌细胞膜结构、增加膜通透性,导致胞内物质外泄,从而实现杀菌效果。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经挥发油处理后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壁出现明显皱缩、破裂现象,证实了其对微生物结构的直接损伤作用。此外,该挥发油还表现出良好的生物膜抑制能力,在亚抑制浓度下即可显著减少细菌生物膜的形成,这对于防控慢性感染和医疗器械相关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安全性评估也是本次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细胞毒性试验(CCK-8法)检测其对人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HSF)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有效抑菌浓度范围内,紫茉莉挥发油未引起明显细胞死亡或代谢抑制,提示其具有较高的安全窗口。动物急性毒性试验也显示,小鼠经口给予高剂量挥发油后无明显不良反应,LD₅₀大于5 g/kg,属于实际无毒级别。

中国疾控中心的这项研究不仅验证了紫茉莉传统药用价值的科学基础,也为开发新型天然抗菌产品提供了重要参考。当前,全球对抗生素替代品的需求持续上升,尤其是在皮肤病外用制剂、口腔护理产品及环境消毒领域,植物源挥发油因其来源广泛、可降解性强、不易产生耐药性等特点,正逐渐成为研发热点。紫茉莉作为一种易栽培、产量稳定的植物资源,具备良好的产业化前景。

然而,研究团队也指出,目前的数据仍局限于实验室阶段,未来还需开展更多体内实验和临床前研究,以明确其药代动力学特性、长期使用安全性及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同时,挥发油成分复杂,批次间可能存在差异,因此标准化提取工艺和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紫茉莉挥发油展现出显著的体外抑菌活性和良好安全性,是中国传统医药宝库中又一具有开发潜力的天然抗菌资源。在中国疾控中心严谨的实验支持下,这一研究成果为推动中药现代化、应对微生物耐药挑战提供了有力支撑。随着后续研究的深入,紫茉莉有望从庭院花卉转变为功能性健康产品的原料,服务于更广泛的公共卫生需求。

18601987707 CONTACT US

公司: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平南社区龙岗路19号东森商业大厦(东嘉国际)5055A16

Q Q:76675061

Copyright © 2024-2025 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5447183号-1

咨询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电话:18601987707
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