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加,失眠已成为困扰现代人的一大健康问题。据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成年人中约有38%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其中以入睡困难、多梦易醒、睡眠浅等症状最为常见。在这样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寻求自然、安全且副作用较小的调理方式,中医药因其整体调节、标本兼治的特点,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开展的一项关于“千日红花茶对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影响”的临床观察研究中,研究人员选取了120名符合诊断标准的慢性失眠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60人。实验组每日饮用由千日红花为主要原料配制的草本茶饮,连续服用4周;对照组则采用安慰剂干预,同时保持原有生活习惯不变。研究期间通过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夜间脑电图监测及患者主观反馈等多维度指标进行评估。
千日红,学名Gomphrena globosa L.,又名百日红、火球花,是苋科千日红属植物的干燥头状花序。传统中医认为其性平味甘,归肺、肝经,具有清热解毒、止咳平喘、安神定志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千日红富含黄酮类、皂苷、多糖及挥发油等活性成分,其中黄酮类物质如木犀草素和芹菜素具有显著的抗氧化和神经保护作用,能够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减轻焦虑情绪,从而改善睡眠质量。
在为期一个月的观察期内,实验组患者的平均PSQI评分从治疗前的12.7分下降至6.3分,睡眠效率提升超过35%,入睡时间平均缩短近40分钟,夜间觉醒次数明显减少。脑电图结果显示,服用千日红花茶后,患者慢波睡眠(深睡眠)时长显著延长,REM睡眠周期趋于稳定,说明其不仅改善了睡眠表象,更在生理层面促进了睡眠结构的优化。此外,多数受试者反馈心情更为平静,白天精力恢复良好,未出现头晕、嗜睡等不良反应。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研究特别关注了不同年龄段和性别群体的响应差异。数据分析显示,女性患者尤其是更年期前后人群的改善效果更为显著,可能与其体内激素波动引起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有关,而千日红花茶在调节植物神经平衡方面展现出独特优势。老年组(60岁以上)虽起效略慢,但持续饮用后睡眠维持能力提升明显,提示其适用于长期调养。
中国中医科学院的研究团队指出,千日红花茶之所以能在安神助眠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关键在于其“调和阴阳、宁心安神”的中医理论基础。失眠在中医辨证中多属“不寐”范畴,常由情志失调、心脾两虚、阴虚火旺等因素导致心神失养。千日红花茶通过温和滋养心肝、疏泄郁热,达到“静而不抑、安而不滞”的调理效果,避免了西药镇静催眠剂可能导致的依赖性和次日困倦等弊端。
当然,研究也强调个体差异的存在,并非所有失眠类型均适用单一疗法。对于重度抑郁症或器质性病变引发的失眠,仍需结合专业医疗手段综合干预。研究人员建议,在日常生活中可将千日红花茶作为辅助调理手段,配合规律作息、适度运动与心理疏导,形成科学的睡眠管理方案。
目前,该研究成果已发表于《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23年第10期,引发了业内对传统花草茶药用价值的重新审视。未来,中国中医科学院计划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开展多中心双盲试验,并探索千日红与其他中药材如酸枣仁、合欢花、茯苓等配伍应用的可能性,以期开发出更具针对性的中药代茶饮产品。
总体而言,这项关于千日红花茶的失眠观察研究,不仅为中医药现代化提供了实证支持,也为广大失眠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它提醒我们,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不妨回归自然,从一杯温润的草本茶饮开始,倾听身体的声音,找回久违的宁静夜晚。
Copyright © 2024-2025 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