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百科
当前位置: 主页 > 行业资讯 > 中药材百科
中药材尾穗苋润肠,中国中医科学院便秘模型
2025-11-02

便秘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功能紊乱性疾病,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结、排便困难或排便不尽感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快、饮食结构改变以及精神压力增大,便秘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在中医理论体系中,便秘多归属于“大便难”“脾约”“气秘”等范畴,其病因病机复杂,常与脾胃虚弱、津液亏虚、气机郁滞等因素密切相关。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功能性便秘方面展现出独特优势,尤其在调节整体机能、改善肠道动力及润肠通便方面疗效显著。

尾穗苋(Amaranthus caudatus L.),又称老枪谷、长尾苋,为苋科苋属植物,在我国西南地区民间早有用于治疗肠燥便秘的传统。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尾穗苋富含多糖、黄酮类、皂苷及多种微量元素,具有抗氧化、抗炎及调节肠道菌群的作用。其中,其所含的可溶性膳食纤维能吸水膨胀,增加粪便体积,软化大便,促进肠道蠕动,从而发挥润肠通便之效。此外,尾穗苋中的活性成分还可通过调节肠道内分泌激素如5-羟色胺(5-HT)、胃动素(MTL)等,改善肠道运动功能,缓解便秘症状。

中国中医科学院作为中医药研究的国家级机构,长期致力于中药药效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在便秘研究领域,该机构建立了多种动物模型以模拟人类功能性便秘的病理状态,其中以复方地芬诺酯诱导的小鼠便秘模型应用最为广泛。该模型通过抑制肠道蠕动和减少肠液分泌,造成典型的慢传输型便秘表现,包括排便延迟、粪便粒数减少、粪便含水量降低等,能够较好地反映中医“津亏肠燥”证候的核心特征。

在基于该模型的研究中,科研人员对尾穗苋提取物进行了系统的药效学评价。实验选取健康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药物组(如乳果糖)及不同剂量尾穗苋提取物组。造模后连续给药7天,观察各组小鼠首次排黑便时间、6小时内排便粒数及粪便含水量,并检测结肠组织中一氧化氮(NO)、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等与肠道运动相关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尾穗苋高剂量组能显著缩短首次排便时间,增加排便数量及粪便含水量,效果接近阳性对照组。同时,其可下调结肠组织中NO含量,调节SP/VIP平衡,提示其可能通过影响肠道神经递质释放来增强肠蠕动。

进一步机制研究发现,尾穗苋还能上调结肠中水通道蛋白3(AQP3)的表达,促进水分向肠腔转运,从而软化粪便;同时可调节肠道菌群结构,增加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有益菌丰度,抑制产气荚膜梭菌等有害菌增殖,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这些作用共同构成了尾穗苋润肠通便的多靶点、多途径效应网络,体现了中医药“整体调节”的治疗理念。

值得注意的是,尾穗苋作为药食同源植物,安全性较高。急性毒性试验显示其LD50大于5g/kg,属于实际无毒级别;长期给药未见明显肝肾功能异常或组织病理改变。这为其作为功能性食品或中药新药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安全基础。

目前,中国中医科学院正联合多家中医药高校及医疗机构,开展尾穗苋治疗慢性便秘的临床前研究与制剂开发工作。未来拟将其制成颗粒剂、胶囊或代茶饮等形式,便于患者长期服用。同时,研究团队也在探索尾穗苋与其他润肠中药如火麻仁、郁李仁的配伍规律,以期通过方剂优化提升疗效。

综上所述,尾穗苋作为一种具有传统应用背景和现代科学依据的中药材,在治疗便秘方面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依托中国中医科学院建立的标准化便秘模型,不仅为尾穗苋的药效验证提供了可靠平台,也为其他中药的现代化研究提供了范式。随着研究的深入,尾穗苋有望成为中医药防治功能性便秘的重要候选药物之一,推动中医药在慢性病管理中的广泛应用与国际传播。

18601987707 CONTACT US

公司: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平南社区龙岗路19号东森商业大厦(东嘉国际)5055A16

Q Q:76675061

Copyright © 2024-2025 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5447183号-1

咨询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电话:18601987707
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