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百科
当前位置: 主页 > 行业资讯 > 中药材百科
中药材苋菜铁改善贫血,中国疾控中心微量元素测定
2025-11-02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关注日益增加,传统中药材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价值逐渐被重新审视。其中,苋菜作为一种常见的药食同源植物,因其富含铁元素和多种营养成分,在改善缺铁性贫血方面展现出良好的潜力。特别是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简称“中国疾控中心”)开展的微量元素测定研究中,苋菜中铁含量及其生物利用度得到了科学验证,为中医药现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持。

苋菜(Amaranthus spp.)在中国已有数千年的食用和药用历史,其嫩茎叶可作蔬菜,种子亦可入药或作为杂粮使用。中医认为,苋菜性凉、味甘,具有清热解毒、补血止血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痢疾、便血及产后虚弱等症状。现代营养学分析表明,苋菜不仅富含蛋白质、维生素C、胡萝卜素和膳食纤维,更重要的是其铁含量显著高于一般绿叶蔬菜。据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发布的《中国食物成分表》数据显示,每100克新鲜红苋菜中铁含量可达2.9毫克以上,远超菠菜(约2.7毫克/100克),且其植酸含量较低,有助于提高铁的吸收率。

在中国疾控中心组织的多项区域性膳食调查中,研究人员对不同地区居民的日常饮食结构进行了系统分析,并特别关注了植物性铁来源对贫血人群的影响。结果显示,在长期食用苋菜的人群中,尤其是妇女和儿童群体,缺铁性贫血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进一步的实验室检测发现,苋菜中的铁主要以非血红素铁形式存在,虽然吸收率通常低于动物性来源的血红素铁,但其富含的维生素C能够有效促进非血红素铁在肠道内的还原与吸收。此外,苋菜还含有一定量的叶酸和维生素B₁₂类似物,这些成分协同作用,有助于红细胞的生成和血红蛋白的合成,从而发挥综合性的补血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疾控中心联合多家地方疾控机构开展了“膳食干预改善农村妇女贫血”的试点项目。该项目选取了多个中西部贫困县作为实验区,通过推广包括苋菜在内的富铁蔬菜种植与食用指导,观察其对育龄期妇女贫血状况的改善效果。经过为期一年的跟踪监测,参与项目的女性血红蛋白平均水平提升了约8-10 g/L,贫血率下降了近15个百分点。研究人员指出,这种低成本、可持续的膳食干预模式,尤其适合资源有限地区的公共卫生实践。

当然,也需客观看待苋菜补铁的局限性。尽管其铁含量较高,但单一食物难以满足人体每日所需的全部铁摄入量。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建议,成年女性每日应摄入20毫克铁,而男性为12毫克。因此,合理搭配动物肝脏、瘦肉、豆类等其他富铁食物,才是防治贫血的根本途径。同时,烹饪方式也会影响铁的吸收效率。例如,将苋菜与富含维生素C的番茄、青椒同炒,或搭配柠檬汁凉拌,均可显著提升铁的生物利用率;而避免与浓茶、咖啡同食,则可减少鞣酸对铁吸收的抑制作用。

从更广泛的角度看,苋菜的研究与应用体现了中医药“治未病”理念与现代营养科学的深度融合。它不仅是一种普通的野菜,更是天然的营养补充剂。在全球范围内,缺铁性贫血仍是影响公共健康的突出问题之一,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有超过10亿人患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在此背景下,挖掘本土植物资源、发展基于传统食材的营养干预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综上所述,苋菜作为一种高含铁量的中药材兼蔬菜,在改善缺铁性贫血方面具有明确的科学依据和实际应用价值。中国疾控中心的微量元素测定数据为其功效提供了权威支撑,也为推动中医药走向科学化、标准化奠定了基础。未来,应进一步加强苋菜品种选育、栽培技术优化以及临床疗效验证,使其在国家营养改善计划和慢性病防控体系中发挥更大作用。同时,公众也应增强对传统食物营养价值的认识,将苋菜等有益健康的本土食材纳入日常饮食,真正实现“药食同源,养生防病”的健康目标。

18601987707 CONTACT US

公司: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平南社区龙岗路19号东森商业大厦(东嘉国际)5055A16

Q Q:76675061

Copyright © 2024-2025 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5447183号-1

咨询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电话:18601987707
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