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百科
当前位置: 主页 > 行业资讯 > 中药材百科
中药材藿香正气胶囊止呕,中国中医科学院呕吐模型
2025-11-02

在中国传统医学体系中,藿香正气散及其现代制剂(如藿香正气胶囊)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所致的胃肠功能紊乱,尤其在缓解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症状方面具有显著疗效。随着现代药理学与中医药研究的深度融合,针对其止呕机制的研究不断深入,中国中医科学院近年来通过建立科学严谨的动物呕吐模型,系统验证了藿香正气胶囊在中枢与外周双重路径上的抗呕吐作用,为这一经典方剂的现代化应用提供了坚实证据。

藿香正气胶囊源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的藿香正气散,由广藿香、紫苏叶、白芷、陈皮、厚朴、大腹皮、茯苓、半夏、白术、桔梗、甘草等十余味中药材组成。全方以芳香化湿、解表散寒、理气和中为核心治法,特别适用于暑湿困脾、脾胃运化失常所引发的呕吐症状。其中,广藿香为君药,具有芳香醒脾、化湿止呕之效;半夏燥湿降逆,与陈皮、厚朴共奏行气除满之功;茯苓健脾利湿,助运化以绝生痰之源。诸药协同,从整体调节脾胃气机出发,实现“标本兼治”的治疗目标。

为了科学评价该制剂的止呕效果,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构建了多种实验性呕吐动物模型,其中以硫酸铜诱导的鸽子呕吐模型和顺铂诱导的小鼠迟发性呕吐模型最具代表性。鸽子因不具备呕吐反射的神经通路限制较少,对致吐刺激反应灵敏,是评估中枢性止呕药物的经典模型。研究人员将不同剂量的藿香正气胶囊提取物给予实验组鸽子,随后灌胃硫酸铜溶液诱发呕吐。结果显示,给药组呕吐潜伏期显著延长,呕吐次数明显减少,且呈剂量依赖关系。进一步脑组织检测发现,药物可有效抑制延髓最后区(Area Postrema, AP)和孤束核(NTS)中P物质和5-HT(5-羟色胺)的过度释放,提示其可能通过阻断中枢化学感受器触发区(CTZ)的信号传导发挥止呕作用。

在顺铂诱导的小鼠模型中,藿香正气胶囊同样表现出良好的干预效果。顺铂作为强效化疗药物,常引起严重的恶心呕吐副作用,其机制涉及外周肠嗜铬细胞释放大量5-HT,激活迷走神经传入纤维,进而刺激中枢呕吐中枢。实验表明,提前给予藿香正气胶囊可显著降低小鼠的呕吐样行为发生率,并减轻肠道黏膜损伤。生化分析显示,药物能下调十二指肠中5-HT3受体表达水平,同时抑制炎症因子IL-6、TNF-α的释放,说明其在外周也具备调节胃肠神经-免疫网络的功能。

值得注意的是,现代研究还揭示了藿香正气胶囊多成分、多靶点的作用特点。例如,广藿香中的广藿香醇和广藿香酮具有抗炎与胃肠动力调节作用;紫苏叶富含的紫苏醛可抑制组胺和乙酰胆碱引起的平滑肌收缩;而半夏中的生物碱成分则被证实可通过调节GABA能神经传递影响呕吐反射。这些活性成分在体内形成协同网络,不仅直接干预呕吐通路的关键节点,还能改善整体胃肠内环境,恢复脾胃升降有序的生理状态。

此外,中国中医科学院还开展了临床前安全性评价,确认在推荐剂量范围内,藿香正气胶囊无明显肝肾毒性或中枢抑制作用,适合长期或反复使用。结合已有临床观察数据,该药在急性胃肠炎、晕动病、妊娠早期反应及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中均显示出良好耐受性和有效性,尤其适用于辨证属“湿阻中焦”者。

综上所述,依托于严谨的动物呕吐模型研究,藿香正气胶囊的止呕机制已从传统的“芳香化湿、和胃降逆”理论逐步走向分子与神经通路层面的科学阐释。中国中医科学院的相关工作不仅推动了经典名方的现代化进程,也为中医药治疗功能性胃肠疾病的国际认可奠定了基础。未来,随着更多精准模型的建立与组学技术的应用,藿香正气胶囊有望在个性化用药与联合治疗策略中发挥更大价值,真正实现古方新用、服务现代健康需求。

18601987707 CONTACT US

公司: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平南社区龙岗路19号东森商业大厦(东嘉国际)5055A16

Q Q:76675061

Copyright © 2024-2025 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5447183号-1

咨询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电话:18601987707
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