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百科
当前位置: 主页 > 行业资讯 > 中药材百科
中药材三七叶抗炎,中国中医科学院关节炎实验
2025-11-02

近年来,随着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传统中药材因其独特的药理活性受到科学界的广泛关注。其中,三七(Panax notoginseng)作为我国著名的道地药材,长期以来被用于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在心脑血管疾病及外伤治疗中具有显著疗效。而除了其广为人知的根部入药外,三七的地上部分——三七叶,也逐渐展现出不容忽视的药用潜力。特别是在抗炎领域,中国中医科学院开展的一项针对三七叶提取物在关节炎模型中的实验研究,为中医药防治慢性炎症性疾病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该研究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牵头,旨在系统评估三七叶总皂苷(Notoginsenoside-enriched extract from Panax notoginseng leaves, NEL)对实验性关节炎的干预作用及其潜在机制。研究人员采用经典的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 CIA)小鼠模型,模拟人类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理过程。实验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NEL组、高剂量NEL组以及阳性对照组(使用临床常用抗风湿药甲氨蝶呤)。连续给药4周后,通过多维度指标评估关节肿胀程度、组织病理变化及炎症因子表达水平。

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接受三七叶提取物治疗的小鼠关节肿胀明显减轻,关节滑膜增生和软骨破坏程度显著降低。组织学分析显示,NEL能够有效抑制滑膜组织中炎性细胞的浸润,减少血管翳形成,保护关节结构完整性。更为重要的是,通过ELISA和qRT-PCR检测发现,三七叶提取物可显著下调血清中关键促炎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水平,同时上调抗炎因子IL-10的表达,提示其具有调节免疫平衡的作用。

进一步机制研究表明,三七叶总皂苷可能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发挥抗炎效应。NF-κB是调控炎症反应的核心转录因子,在关节炎发病过程中起着“开关”作用。实验发现,NEL处理能有效阻止IκBα蛋白的降解,抑制p65亚基向细胞核的转位,从而阻断下游多种炎症介质的基因表达。此外,研究还观察到NEL对MAPK通路中的JNK和p38磷酸化也有一定抑制作用,表明其抗炎机制具有多靶点特征。

值得一提的是,三七叶作为非传统药用部位,以往多被视为种植加工过程中的副产物而被废弃。此项研究不仅验证了其生物学活性,更体现了“变废为宝”的资源化利用理念,契合当前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向。相较于三七根,三七叶生长周期短、产量高,且含有较高比例的特定皂苷成分(如人参皂苷Rg1、Rb1及特有的三七皂苷Fe等),具备良好的开发前景。

从中医药理论角度来看,三七叶性味甘、微苦,归肝、胃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则进一步揭示其抗氧化、抗炎、镇痛等多种活性。此次实验结果与中医“异病同治”“以通为用”的治疗思想相呼应,即通过疏通气血、祛除瘀滞来改善关节功能障碍,体现了传统理论与现代科学的融合。

当然,研究团队也指出,目前的成果仍处于动物实验阶段,三七叶提取物的有效成分、剂量安全性、长期用药的毒理学数据尚需进一步明确。未来还需开展大规模的体外细胞实验、药代动力学研究以及临床前评价,为后续新药研发奠定基础。此外,如何实现三七叶药材的质量标准化、提取工艺优化及制剂开发,也是产业化进程中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综上所述,中国中医科学院的这项研究不仅拓展了三七药用资源的应用边界,也为中医药防治自身免疫性炎症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证据支持。在全球对抗慢性炎症性疾病挑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挖掘像三七叶这样具有潜力的天然药物资源,既是传承中医药宝贵经验的体现,也是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的重要路径。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三七叶将在未来的抗炎药物研发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18601987707 CONTACT US

公司: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平南社区龙岗路19号东森商业大厦(东嘉国际)5055A16

Q Q:76675061

Copyright © 2024-2025 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5447183号-1

咨询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电话:18601987707
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