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种苗
当前位置: 主页 > 业务版图 > 种子种苗
中药材种子种苗检疫知识:防止有害生物传播的重要环节
2025-10-06

中药材作为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基础,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中药疗效和人民健康。在中药材的生产过程中,种子种苗是整个产业链的起点,其健康状况直接影响药材的生长、产量与品质。然而,随着中药材种植规模的扩大和跨区域调运的频繁,种子种苗携带病虫害等有害生物的风险日益增加,成为传播外来入侵物种和本地病原体的重要途径。因此,加强中药材种子种苗的检疫工作,已成为保障中药材安全生产、维护生态安全和推动中医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中药材种子种苗在繁殖、采收、贮藏和运输过程中,极易受到真菌、细菌、病毒、线虫以及害虫等有害生物的侵染。例如,人参黑斑病、三七根腐病、枸杞蚜虫等病虫害,常常通过带病种苗进行远距离传播,一旦传入新的种植区,可能迅速蔓延,造成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此外,一些潜伏性病害在种苗阶段无明显症状,难以通过肉眼识别,若未经严格检疫即投入使用,将为后续种植埋下巨大隐患。

检疫工作的核心在于“防”,即通过科学手段阻止有害生物随种子种苗传播。首先,应建立健全中药材种质资源的检疫制度。国家相关部门需制定统一的中药材种子种苗检疫标准和技术规范,明确检疫对象、检测方法和处理措施。对于列入检疫名录的中药材品种,如人参、黄芪、当归、丹参等大宗常用药材,必须实行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双轨制。产地检疫由种植地农业或中药材主管部门组织实施,重点检查种苗繁育基地的卫生状况、病虫害发生情况及防治记录;调运检疫则要求在种苗跨省、跨市调运前,必须取得官方出具的植物检疫证书,确保其不携带规定检疫性有害生物。

其次,提升检测技术能力是保障检疫有效性的重要支撑。传统依赖形态学观察的检疫方法已难以满足现代需求,应积极推广分子生物学、免疫学和高通量测序等先进技术。例如,利用PCR技术可快速检测种苗中潜伏的病毒或病原菌DNA,显著提高检出率和准确性。同时,建立中药材主要病虫害的数据库和快速诊断试剂盒,有助于实现现场快速筛查,提升基层检疫效率。

再者,强化源头管理是切断传播链条的关键。中药材种子种苗的繁育单位应实行备案登记制度,接受定期监督检查。鼓励建设规范化、封闭式育苗基地,推行无病母本圃、脱毒组培苗等绿色繁育技术,从源头控制病原传播。例如,通过茎尖脱毒培养获得的金银花、石斛等组培苗,可有效消除病毒积累,显著提升种苗健康水平和药材品质。

此外,加强跨部门协作与信息共享也至关重要。中药材涉及农业农村、林业、中医药管理等多个部门,需建立联动机制,实现检疫信息互通、执法协同。利用信息化平台,建立全国中药材种苗检疫追溯系统,实现从种源到种植户的全过程可追溯管理,一旦发现疫情,能够迅速锁定来源、采取隔离和扑灭措施,最大限度减少损失。

公众意识的提升同样不可忽视。许多中小型种植户对种苗检疫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自留种、随意引种等行为,增加了疫病传播风险。应通过培训、宣传手册、示范园区等形式,普及中药材种苗检疫知识,引导农户选用经认证的健康种苗,杜绝从疫区调运未经检疫的种苗。

总之,中药材种子种苗检疫是防范有害生物传播的第一道防线,也是保障中药材质量安全的基础性工作。只有将检疫贯穿于种质资源保护、繁育、流通和使用的全过程,构建科学、高效、闭环的管理体系,才能有效遏制病虫害的扩散,促进中药材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未来,应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和技术投入,推动中药材种苗检疫向标准化、智能化、精准化方向迈进,为中医药传承创新筑牢坚实根基。

18601987707 CONTACT US

公司: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平南社区龙岗路19号东森商业大厦(东嘉国际)5055A16

Q Q:76675061

Copyright © 2024-2025 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5447183号-1

咨询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电话:18601987707
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