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百科
当前位置: 主页 > 行业资讯 > 中药材百科
中药材珍珠母安神定惊,国家药典烦躁失眠适应证
2025-11-02

中药材珍珠母,作为传统中医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便以其独特的药理作用和广泛的临床应用而备受推崇。在历代医家的实践中,珍珠母被广泛用于治疗与心神不宁相关的多种病症,尤其在安神定惊、平肝潜阳方面展现出显著疗效。随着现代中医药研究的不断深入,其科学内涵也逐渐被揭示,并被正式收录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明确了其在治疗烦躁不安、失眠多梦等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症状中的法定地位。

根据《中国药典》2020年版记载,珍珠母为蚌科动物三角帆蚌、褶纹冠蚌或珍珠贝科动物马氏珍珠贝的贝壳,经加工而成。其性味咸、寒,归心、肝经,具有平肝潜阳、安神定惊、明目退翳的功效。其中,“安神定惊”是其核心功能之一,适用于因肝阳上亢、心火偏盛或阴虚火旺所致的心神不宁、惊悸怔忡、烦躁失眠等症状。这一适应证的确立,不仅体现了传统中医理论的系统性,也为现代临床提供了明确的用药依据。

从中医理论角度分析,情志失调、劳倦过度或久病伤阴,均可导致心肾不交、肝阳上亢,进而引发失眠、心悸、易惊等表现。珍珠母质地沉重,属“重可去怯”之品,能镇摄浮越之阳气,使心神得安。正如《本草纲目》所言:“珍珠母安魂魄,止惊悸,除烦热。”其寒性又能清泄心肝之火,对于因火热扰心而导致的入睡困难、多梦易醒、夜卧不安等症尤为适宜。临床上常与酸枣仁、柏子仁、龙骨、牡蛎等药材配伍,增强养心安神之效,如经典方剂“珍珠母丸”便是以本品为主药,专治肝阳上亢型失眠。

现代药理研究进一步揭示了珍珠母发挥安神作用的物质基础。研究表明,珍珠母含有丰富的碳酸钙、多种微量元素(如锌、铁、锰)以及氨基酸成分,这些物质参与神经递质的合成与调节,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一定的抑制与平衡作用。实验发现,珍珠母提取物可延长小鼠的睡眠时间,减少自主活动,表现出明显的镇静催眠效果。此外,其含有的有机成分可能通过调节GABA(γ-氨基丁酸)受体活性,降低神经元兴奋性,从而缓解焦虑与紧张情绪,改善睡眠质量。

在当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精神压力增大,导致神经衰弱、焦虑状态及慢性失眠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在此背景下,珍珠母作为一种天然、副作用相对较小的中药资源,其临床价值愈发凸显。尤其适用于长期处于高压环境、情绪波动大、伴有头晕耳鸣、急躁易怒等肝阳上亢表现的失眠患者。相较于部分化学类安眠药物可能带来的依赖性和次日嗜睡等不良反应,珍珠母以其整体调理、标本兼顾的特点,展现出独特的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珍珠母安全性较高,但在使用过程中仍需辨证施治。因其性寒,脾胃虚寒者应慎用,以免损伤中阳;同时,作为贝壳类药材,质地坚硬,宜先煎以充分释放有效成分。此外,《中国药典》对其来源、炮制方法、用量均有明确规定:常用煎服剂量为10~30克,宜打碎先煎,确保药效稳定可靠。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中医药事业的高度重视,包括珍珠母在内的众多传统药材正逐步实现标准化、规范化发展。药典对其功能主治的权威界定,不仅提升了临床用药的科学性与规范性,也增强了公众对中药疗效的信任。同时,相关科研机构正致力于开展更多高质量的临床试验,以进一步验证珍珠母在治疗轻中度焦虑障碍、围绝经期综合征伴发失眠等方面的应用潜力。

综上所述,珍珠母凭借其悠久的用药历史、明确的药理机制和国家药典的权威认证,在治疗烦躁、失眠等心神失常类疾病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它不仅是中医“治未病”与整体观理念的生动体现,也是传统智慧与现代医学融合发展的典范。在未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制剂技术的进步,珍珠母有望在精神心理健康的防治领域发挥更加广泛而深远的作用,为更多受睡眠困扰的人群带来自然、温和而持久的疗愈力量。

18601987707 CONTACT US

公司: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平南社区龙岗路19号东森商业大厦(东嘉国际)5055A16

Q Q:76675061

Copyright © 2024-2025 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5447183号-1

咨询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电话:18601987707
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