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百科
当前位置: 主页 > 行业资讯 > 中药材百科
中药材石决明平肝潜阳,中国中医科学院高血压眩晕研究
2025-11-02

在中国传统医学的浩瀚宝库中,中药材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显著的临床疗效,持续为现代医学研究提供丰富的资源与启示。石决明,作为一味历史悠久、应用广泛的中药材,自古以来就被用于治疗肝阳上亢所致的眩晕、头痛、目赤肿痛等症。其性寒,味咸,归肝、肾经,具有平肝潜阳、清肝明目的功效,尤其在调节高血压及相关眩晕症状方面,展现出不可忽视的潜力。

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高血压及其引发的头晕、眩晕等症状已成为影响国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显示,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已超过27%,其中相当一部分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眩晕感。现代医学多采用降压药物控制血压,但部分患者仍存在症状缓解不彻底或药物副作用等问题。在此背景下,中医药的整体调理理念和个体化治疗优势日益受到重视。

中国中医科学院作为国家中医药研究的权威机构,多年来致力于将传统中药与现代科研手段相结合,探索其作用机制与临床价值。围绕石决明的药理作用及其在高血压相关眩晕中的应用,该机构开展了一系列系统研究。研究表明,石决明主要成分为碳酸钙、有机质及多种微量元素,其“平肝潜阳”的中医功效,可能与其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改善脑血流动力学、降低血管张力密切相关。

在一项针对原发性高血压伴眩晕患者的临床观察中,研究人员采用随机对照设计,将患者分为常规西药治疗组与西药联合石决明制剂组。结果显示,联合使用石决明的患者在眩晕症状评分、血压稳定性及生活质量改善方面均优于单一西药组。进一步分析发现,石决明能够有效缓解患者因肝阳上亢引起的头胀、烦躁、失眠等症状,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从中医理论角度看,高血压眩晕多归属于“肝阳上亢”“肝风内动”范畴。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若情志失调、长期压力过大或饮食不节,易致肝气郁结,久而化火,灼伤阴液,形成肝肾阴虚、肝阳偏亢之证。此时,阳亢于上,扰动清窍,故见头晕目眩;火盛则目赤耳鸣,甚则引发中风。石决明咸寒质重,能入肝经,沉降下行,正如《本草纲目》所言:“石决明,专治肝经风热,青盲内障,惊悸烦热,骨蒸劳极。”其“潜阳”之功,正在于以重镇之性制约浮越之阳,使上亢之肝阳得以平复,从而达到标本兼顾的效果。

更深入的药理研究揭示,石决明提取物具有抗氧化、抗炎及神经保护作用。动物实验表明,其可减轻高血压大鼠脑组织的氧化应激损伤,抑制小胶质细胞过度活化,减少炎症因子释放,从而保护血脑屏障完整性,改善脑供血不足导致的眩晕状态。此外,石决明还能调节自主神经功能,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间接起到稳定血压、缓解心悸头痛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中医强调辨证论治,石决明的应用并非适用于所有类型的高血压眩晕。对于脾胃虚寒、便溏腹泻者,因其性寒,需慎用或配伍温中药以制其偏性。临床实践中,常与钩藤、天麻、菊花、生地、白芍等药材配伍,组成如“天麻钩藤饮”类方剂,增强平肝熄风、滋阴潜阳之效,实现协同增效。

中国中医科学院的研究不仅验证了石决明的传统功效,也为中医药现代化提供了科学依据。未来,随着分子生物学、代谢组学等技术的发展,对石决明活性成分的分离鉴定及其作用靶点的精准解析将进一步深化,有望推动其制剂标准化、规范化,并为开发新型抗高血压辅助药物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石决明作为一味经典中药,在治疗高血压相关眩晕方面体现了“平肝潜阳”的核心治则,兼具疗效确切与安全性高的特点。在中国中医科学院为代表的科研机构持续探索下,这味古老药材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不仅丰富了现代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策略,也彰显了中医药在慢病管理中的独特价值与广阔前景。

18601987707 CONTACT US

公司: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平南社区龙岗路19号东森商业大厦(东嘉国际)5055A16

Q Q:76675061

Copyright © 2024-2025 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5447183号-1

咨询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电话:18601987707
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