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百科
当前位置: 主页 > 行业资讯 > 中药材百科
中药材白石英温肺,中国中医科学院寒喘模型
2025-11-02

中药材白石英作为一种传统中药,自古以来在中医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地位。其性温、味甘辛,归肺经与心经,主要功效为温肺化饮、安神定惊、润肤美容。近年来,随着现代药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白石英在呼吸系统疾病,尤其是寒性咳喘方面的应用逐渐受到关注。中国中医科学院基于传统理论与现代科研手段相结合,构建了“寒喘模型”,为研究白石英温肺作用提供了科学平台,推动了中医药现代化进程。

寒喘,是中医对一类以咳嗽、气喘为主,伴有畏寒、痰清稀、舌淡苔白等寒象表现的呼吸系统疾病的统称。这类病症多因外感风寒或素体阳虚,导致肺失宣降、寒痰内阻而发。治疗上强调“温肺散寒、化痰止咳”。白石英因其温而不燥、辛能散寒的特性,被历代医家视为温肺要药。《本草纲目》记载:“白石英,主肺痿、消痰利气,久服轻身延年。”现代研究亦发现,白石英含有二氧化硅及多种微量元素,可能通过调节免疫功能、改善肺部微循环等方式发挥治疗作用。

为了科学验证白石英的温肺疗效,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人员借鉴中医“寒邪伤肺”的病因病机理论,建立了“寒喘动物模型”。该模型通常采用小鼠或大鼠,在低温环境(如4℃)中长期暴露,并结合香烟烟雾或卵清蛋白致敏等方法,模拟人体寒性哮喘的病理状态。模型动物表现出典型的寒喘症状:呼吸频率加快、咳嗽次数增多、支气管痉挛、肺组织炎症细胞浸润、血清中Th2型细胞因子(如IL-4、IL-5)升高,同时伴随体温下降、活动减少等阳虚寒盛之象。

在该模型基础上,研究人员给予不同剂量的白石英提取物进行干预。实验结果显示,服用白石英后,模型动物的咳嗽频率显著降低,气道阻力减小,肺泡灌洗液中的炎性细胞数量明显减少。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肺部炎症损伤程度减轻,支气管壁增厚现象缓解。更为关键的是,白石英组动物的体温趋于稳定,活动能力增强,提示其不仅作用于局部呼吸道,还对整体阳气具有温煦作用,符合中医“温肺助阳”的理论描述。

进一步机制研究表明,白石英可能通过多条通路发挥作用。首先,其有效成分可上调肺组织中β2肾上腺素受体的表达,促进支气管平滑肌松弛;其次,能够抑制NF-κB信号通路的活化,减少TNF-α、IL-6等促炎因子的释放,从而减轻气道炎症;此外,研究还发现白石英可增强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的功能,提升机体抗寒应激能力,这为其“温阳”作用提供了现代医学解释。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中医科学院在模型构建过程中注重“证候-病机-疗效”的整体关联。他们不仅观察生理指标,还引入中医四诊信息的量化评估,如通过行为学评分反映“畏寒蜷卧”程度,用舌象图像分析技术判断“舌淡苔白”的变化,使实验更贴近中医临床实际。这种“病证结合”的研究模式,提升了中医药研究的科学性与可信度。

在临床应用方面,白石英常与其他温肺化痰药配伍使用,如干姜、细辛、五味子等,组成经典方剂如“小青龙汤”加减方。现代制剂开发中,已有以白石英为主要成分的中成药用于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哮喘等疾病的辅助治疗。然而,也需注意其使用禁忌:阴虚火旺、实热咳喘者忌用,且长期大量服用可能导致硅沉积相关风险,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

综上所述,白石英作为一味温肺良药,其疗效在传统经验与现代科研中均得到印证。中国中医科学院建立的寒喘模型,不仅为白石英的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了可靠工具,也为其他温阳类中药的评价树立了典范。未来,随着组学技术、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的融入,中医药研究将更加精准化、系统化。白石英的研究有望从“经验用药”走向“机制明确、靶点清晰”的现代药物开发路径,为全球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贡献中医智慧。这一过程,既是中医药守正创新的体现,也是传统医学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

18601987707 CONTACT US

公司: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平南社区龙岗路19号东森商业大厦(东嘉国际)5055A16

Q Q:76675061

Copyright © 2024-2025 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5447183号-1

咨询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电话:18601987707
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