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百科
当前位置: 主页 > 行业资讯 > 中药材百科
中药材石韦煎液治血尿,国家药典血淋适应证
2025-11-02

中药材石韦,学名 Pyrrosia lingua,为水龙骨科植物石韦的干燥叶,是我国传统中医药中常用的一味清热利湿、通淋止血类药材。其性微寒,味甘苦,归肺、膀胱经,具有利尿通淋、清肺化痰、凉血止血等功效。在历代本草典籍如《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中均有记载,称其“主劳热邪气,五癃闭不通,利小便水道”,尤其适用于热淋、血淋等泌尿系统疾患。

血尿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多表现为排尿时尿液呈红色或洗肉水样,常由泌尿系统感染、结石、肿瘤或肾炎等引起。中医将此类病症归为“淋证”范畴,尤以“血淋”最为贴切。血淋的主要病机为湿热下注,灼伤脉络,迫血妄行,导致尿中带血,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治疗原则以清热利湿、凉血止血为主,而石韦正是针对此类证候的经典用药。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明确收录石韦,并规定其功能主治为:“利尿通淋,清肺止咳,凉血止血。用于热淋,血淋,石淋,小便不利,肺热咳嗽,崩漏下血。”其中,“血淋”被列为正式适应证之一,说明现代中医药管理体系已从临床经验和古代文献出发,通过科学整理与验证,确认了石韦在治疗血尿相关疾病中的合法地位和应用价值。

石韦治疗血尿的机制主要体现在其药理活性成分上。现代研究表明,石韦含有黄酮类(如异槲皮苷、芦丁)、三萜类、酚酸类及多种微量元素。其中,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炎、抗氧化和血管保护作用,可减轻泌尿道黏膜的炎症反应,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从而减少红细胞外渗;同时,其利尿作用有助于冲刷尿路,排出致病因子和微小结晶,缓解尿路刺激症状。动物实验亦证实,石韦提取物能明显减少实验性血尿模型小鼠的尿红细胞数量,改善肾组织病理变化。

在临床实践中,石韦常以煎液形式入药。典型用法为取干品石韦10~15克,加水煎煮20~30分钟,去渣取汁温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服用。为增强疗效,常与其他中药配伍使用。例如,与小蓟、白茅根、生地黄同用,可加强凉血止血之力,适用于实热型血淋;若兼有尿路结石,则配伍海金沙、金钱草、鸡内金等以化石通淋;若见阴虚火旺之象,可加入知母、黄柏以滋阴降火。经典方剂如“小蓟饮子”“八正散”中亦常加用石韦,以提升整体疗效。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石韦药性平和,但仍需辨证施治。其性偏寒,故脾胃虚寒、大便溏泄者应慎用;孕妇使用时亦应谨慎,最好在医师指导下用药。此外,血尿成因复杂,不能仅依赖中药治疗而忽视西医诊断。临床上必须通过尿常规、泌尿系B超、CT甚至膀胱镜等检查明确病因,排除肿瘤、严重感染或结构性病变,避免延误病情。

近年来,随着中西医结合理念的深入,石韦在泌尿系统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日益受到关注。多项临床观察显示,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石韦煎液,可显著缩短血尿持续时间,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例如,一项针对急性膀胱炎伴镜下血尿患者的对照研究发现,加用石韦组的症状缓解率较单纯抗生素组提高约20%,且复发率更低。

综上所述,石韦作为一味历史悠久、疗效确切的中药材,凭借其清热利湿、凉血止血的功效,在治疗血淋、改善血尿方面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临床依据。国家药典将其“血淋”列为正式适应证,不仅是对传统医学经验的继承与肯定,也为现代中医药的规范化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未来,随着对其活性成分和作用机制的进一步研究,石韦有望在泌尿系统疾病的防治中发挥更大作用。然而,始终应坚持辨证论治原则,结合现代医学手段,实现安全、有效、个体化的治疗目标。

18601987707 CONTACT US

公司: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平南社区龙岗路19号东森商业大厦(东嘉国际)5055A16

Q Q:76675061

Copyright © 2024-2025 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5447183号-1

咨询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电话:18601987707
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