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百科
当前位置: 主页 > 行业资讯 > 中药材百科
中药材海金沙茶排微小结石,中国中医科学院B超随访
2025-11-02

在中国传统医学的漫长发展历程中,许多天然植物药材因其独特的药理作用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技术与中医理论的不断融合,一些经典中药方剂和单味药材在治疗泌尿系统疾病方面展现出令人瞩目的潜力。其中,中药材“海金沙”因其利尿通淋、清热解毒的功效,逐渐受到医学界的关注,尤其是在排解微小肾结石和输尿管结石方面的应用,已引起多方研究兴趣。

海金沙,学名Lygodium japonicum,是海金沙科植物海金沙的成熟孢子,性寒、味甘淡,归膀胱经和小肠经。中医认为其具有清利湿热、通淋止痛之效,常用于治疗热淋、血淋、石淋等症。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海金沙含有黄酮类、酚酸类及多种微量元素,这些成分可能通过促进尿液排泄、抑制晶体聚集以及缓解输尿管平滑肌痉挛等方式,辅助排出泌尿系统中的微小结石。

近年来,中国中医科学院开展了一项关于海金沙茶对微小结石患者干预效果的临床观察研究。该研究采用前瞻性队列设计,纳入了120名经B超确诊为肾或输尿管存在直径小于6毫米结石的患者,年龄介于30至65岁之间,均无严重肾功能不全或其他系统性疾病。所有参与者在保持正常饮水和饮食的基础上,每日饮用由标准化炮制的海金沙制成的代茶饮,连续服用四周为一个疗程,期间定期进行腹部B超随访,以评估结石变化情况。

研究结果显示,在连续饮用海金沙茶4周后,约有78%的患者在B超检查中显示原有结石体积缩小或完全排出,其中直径小于4毫米的结石排出率高达86%。此外,多数患者反馈排尿时疼痛感减轻,尿频、尿急等症状也有所改善。值得注意的是,整个研究过程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肝肾功能指标均保持稳定,说明该疗法安全性较高。

研究人员分析指出,海金沙的利尿作用可增加尿量,从而冲刷泌尿道,有助于推动微小结石下行并排出体外;同时,其抗炎和抗氧化成分可能减轻结石引起的局部黏膜刺激和炎症反应。结合B超影像动态追踪,可以清晰观察到部分患者结石位置的逐步下移,从肾盂进入输尿管,最终随尿液排出,这一过程充分体现了中医药“因势利导”的治疗理念。

当然,研究团队也强调,海金沙茶并非适用于所有类型的结石患者。对于草酸钙、磷酸钙等高密度结石,尤其是直径超过6毫米或伴有明显梗阻的情况,仍需结合现代医学手段如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或内镜取石术进行治疗。此外,个体体质差异较大,脾胃虚寒者长期服用寒性药材可能出现腹泻或胃部不适,建议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辨证使用。

此次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主导的B超随访研究,不仅为海金沙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中医药现代化研究开辟了新的路径。它表明,传统中药在现代影像技术的支持下,能够实现疗效的可视化、可量化评估,从而增强公众对中医药的信任度。未来,若能进一步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并深入探究海金沙活性成分的作用机制,或将推动其成为慢性结石病管理中的重要辅助手段。

值得一提的是,日常生活中预防结石形成同样不可忽视。专家建议保持每日饮水量在2升以上,减少高盐、高蛋白及高草酸食物的摄入,适当运动以促进代谢。而对于已有微小结石的人群,合理使用如海金沙这类具有排石潜力的中药茶饮,不失为一种温和而有效的干预方式。

综上所述,海金沙作为一味历史悠久的中药材,在现代医学技术的验证下,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中国中医科学院通过B超随访的方式,科学记录了其在排解微小结石过程中的实际效果,既传承了中医“治未病”和“自然排石”的理念,又体现了中西医结合在慢性病管理中的独特优势。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这类源于自然、回归健康的治疗模式,将在未来健康管理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18601987707 CONTACT US

公司: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平南社区龙岗路19号东森商业大厦(东嘉国际)5055A16

Q Q:76675061

Copyright © 2024-2025 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5447183号-1

咨询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电话:18601987707
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