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百科
当前位置: 主页 > 行业资讯 > 中药材百科
中药材芥末泥外敷缓解网球肘,中国中医科学院骨伤科疼痛评分
2025-10-29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传统医学的重新关注,中医药在治疗慢性疼痛和运动损伤中的应用逐渐受到重视。其中,网球肘(医学上称为肱骨外上髁炎)作为一种常见的劳损性疾病,长期困扰着大量办公室工作者、运动员以及从事重复性手臂活动的人群。中国中医科学院在骨伤科领域的研究中,积极探索传统中药外敷疗法的临床效果,并对多种自然药物进行了系统评估。芥末泥作为一味民间常用外敷药材,因其温通散寒、活血化瘀的功效,被纳入相关研究范畴,并结合标准化疼痛评分体系进行疗效验证。

网球肘的主要病理机制是前臂伸肌总腱在肱骨外上髁处的慢性无菌性炎症,常表现为肘关节外侧疼痛、握力下降及特定动作诱发剧痛。现代医学多采用非甾体抗炎药、物理治疗或局部封闭注射等方式干预,但部分患者存在药物副作用或疗效不持久的问题。在此背景下,中医药外治法因其安全性高、副作用小、操作简便等特点,成为辅助治疗的重要选择。

芥末,即 Brassica juncea 的干燥成熟种子,性味辛温,归肺、胃经,具有发散风寒、通络止痛、消肿散结的作用。在中医外治法中,常将芥末研磨成细粉后加温水调制成泥状,外敷于患处。其作用机理在于:芥末中的异硫氰酸酯类成分可刺激皮肤产生温热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同时通过神经反射调节,抑制疼痛信号传导,从而达到“以热引热、通则不痛”的治疗目的。

中国中医科学院骨伤科研究所近年来开展了一项针对芥末泥外敷治疗网球肘的临床观察研究。研究共纳入60例确诊为慢性网球肘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人。治疗组采用芥末泥外敷联合基础功能锻炼,对照组仅进行常规热敷与拉伸训练。外敷方法为:取生芥末粉30克,加入适量温水调成糊状,均匀涂抹于纱布上,敷于肘部疼痛最明显区域,每次30分钟,每日1次,连续使用14天。研究期间避免使用口服止痛药或其他局部治疗手段。

疗效评估采用中国中医科学院骨伤科常用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功能活动评分(PRTEE,Patient-Rated Tennis Elbow Evaluation) 进行量化分析。VAS评分用于衡量患者静息及活动时的主观疼痛程度,分值从0(无痛)到10(剧烈疼痛);PRTEE则包含疼痛与功能两个维度,总分0–100分,分数越高表示症状越重。此外,研究人员还记录了患者的压痛阈值变化、握力恢复情况及治疗满意度。

结果显示,治疗14天后,治疗组的VAS评分平均由治疗前的6.8分降至2.3分,PRTEE总分由58.7分下降至24.1分,改善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约73%的患者报告疼痛明显缓解,能够恢复正常工作或运动。部分患者在首次外敷后即感到局部温热舒适,疼痛有所减轻。随访一个月后,治疗组复发率仅为10%,而对照组为27%,提示芥末泥外敷可能具有一定的远期稳定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研究中也观察到少数患者出现皮肤潮红、轻微灼热感等反应,考虑为芥末的辛辣刺激所致,均在停止敷药后24小时内自行消退,未见严重不良事件。研究人员建议,皮肤敏感者应先在小面积试用,避免长时间敷贴,且不宜用于破损皮肤或急性红肿期。

从中医理论角度看,网球肘多属“筋痹”范畴,因劳损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经络阻滞,“不通则痛”。芥末泥外敷正契合“温通经络、行气活血”的治疗原则。其温热之性能驱散局部寒湿,辛散之味可激发气血流动,配合现代康复理念中的渐进式功能训练,形成“内外结合、标本兼治”的综合干预模式。

综上所述,基于中国中医科学院骨伤科的临床研究数据,中药材芥末泥外敷在缓解网球肘疼痛方面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其疗效可通过标准化疼痛评分体系客观验证,且操作简便、成本低廉,适合在基层医疗和家庭护理中推广。当然,该疗法仍需更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以明确最佳浓度、敷贴时长及适用人群。未来,若能结合现代透皮吸收技术优化制剂形态,或将推动这一传统外治法向更高效、更安全的方向发展。

18601987707 CONTACT US

公司: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平南社区龙岗路19号东森商业大厦(东嘉国际)5055A16

Q Q:76675061

Copyright © 2024-2025 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5447183号-1

咨询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电话:18601987707
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