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百科
当前位置: 主页 > 行业资讯 > 中药材百科
中药材葱白生姜红糖水驱寒发汗,中华中医药学会急诊分会共识
2025-10-29

在寒冷的季节或气温骤降时,人们常常容易受寒感冒,出现鼻塞、流涕、头痛、畏寒等症状。面对这些常见的外感风寒表现,除了现代医学的治疗手段,传统中医药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与智慧。其中,以葱白、生姜、红糖为主要成分熬制的“葱白生姜红糖水”,作为一种简便易行的家庭食疗方,在民间广为流传,并因其温和有效的驱寒发汗作用,受到越来越多专业人士的关注。

近年来,中华中医药学会急诊分会组织专家对常见中医急症干预措施进行了系统梳理和科学评估,并在《中医急诊常见病证诊疗指南》及相关共识文件中,对部分经典食疗方和中药方剂的应用提出了指导意见。值得注意的是,葱白、生姜、红糖组合虽未作为正式处方列入指南,但其组成药材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价值已被明确肯定,相关成分被推荐用于外感风寒初期的辅助调理。

从中医理论来看,风寒感冒多因外感寒邪侵袭肌表,导致卫阳被遏,肺气失宣。治疗原则以辛温解表、宣肺散寒为主。葱白性味辛温,归肺、胃经,具有发汗解表、散寒通阳的功效,尤其适用于风寒初起、轻度恶寒无汗者。《本草纲目》记载:“葱茎白作汤,可治伤寒寒热。”说明其在古代已被广泛用于外感疾病的调理。

生姜则为中医常用的解表散寒药,性温味辛,入肺、脾、胃经,能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现代研究亦表明,生姜含有姜辣素、姜烯酚等活性成分,具有促进血液循环、提升体温、增强机体免疫反应的作用,有助于通过发汗驱散体表寒邪。

红糖并非单纯的调味品,在中医食疗体系中也有其独特地位。其性温味甘,归脾经,具有补中缓急、活血化瘀的作用。在本方中,红糖不仅调和口感,更重要的是可益气补脾,防止生姜、葱白辛散太过而耗伤正气,同时借助其温煦之性协同增强整体温中散寒的效果。

三者合用,共奏发汗解表、温中散寒之效,特别适合于风寒感冒初期,表现为轻微怕冷、无汗、头痛、鼻塞、清涕、舌苔薄白等症的患者。饮用后往往能微微出汗,寒邪随汗而解,症状随之缓解。此方材料易得、制作简单,只需取葱白3~5根(带须为佳)、生姜3~5片(约10克)、红糖15~30克,加水煎煮10~15分钟,趁热服用即可。

值得注意的是,中华中医药学会急诊分会在相关共识中强调,此类食疗方适用于轻症或亚临床状态的干预,不可替代正规医疗。对于高热、咳嗽剧烈、呼吸困难、基础疾病较重的患者,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此外,该方性偏温燥,阴虚火旺、内有实热、糖尿病患者应慎用或禁用。儿童、孕妇及体质虚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在现代生活方式中,人们对健康的需求日益趋向自然、温和、低干预的调理方式。葱白生姜红糖水正是这种理念的体现——它不是万能神药,却承载着中医“治未病”和“因时制宜”的智慧。正如《黄帝内经》所言:“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通过合理运用这类简便验廉的方法,增强机体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正是中医药文化历久弥新的价值所在。

综上所述,虽然“葱白生姜红糖水”尚未被列为正式的临床治疗方案,但其组成药材的药理作用和临床适用性已得到权威认可。中华中医药学会急诊分会的相关共识也为这类传统经验方的科学应用提供了指导方向。未来,随着更多循证医学研究的开展,这类源于生活、服务大众的传统疗法有望在现代健康管理中发挥更大作用。

我们应当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传统医学,既不盲目推崇,也不轻易否定。在专业共识的引导下,合理运用如葱白生姜红糖水这样的经典配伍,既能体现中医药的实用性,也能推动其在新时代背景下的传承与创新。

18601987707 CONTACT US

公司: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平南社区龙岗路19号东森商业大厦(东嘉国际)5055A16

Q Q:76675061

Copyright © 2024-2025 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5447183号-1

咨询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电话:18601987707
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