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百科
当前位置: 主页 > 行业资讯 > 中药材百科
中药材墨旱莲乌须发,中国中医科学院毛发病研究所临床观察
2025-10-29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自然疗法和传统中医药的关注日益增加,中药材在防治各类疾病中的独特价值逐渐被重新认识。其中,墨旱莲作为一种具有悠久应用历史的中草药,在中医理论中被认为具有滋补肝肾、凉血止血、乌须黑发的功效,尤其在治疗须发早白方面备受关注。中国中医科学院毛发病研究所近年来开展了一系列关于墨旱莲治疗白发的临床观察研究,取得了令人鼓舞的阶段性成果,为中药现代化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墨旱莲(学名:Eclipta prostrata),又称“旱莲草”“猪牙草”,味甘、酸,性寒,归肝、肾经。《本草纲目》记载其“久服黑发明目”,历代医家多将其用于肝肾不足所致的须发早白、头晕耳鸣等症状。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墨旱莲富含黄酮类、三萜类、香豆素类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促进黑色素合成等作用,这为其乌须发功效提供了科学依据。特别是其中的 wedelolactone(旱莲内酯)被证实可激活酪氨酸酶活性,从而促进毛囊黑色素细胞的增殖与功能恢复。

中国中医科学院毛发病研究所自2020年起启动了一项为期三年的临床观察项目,旨在系统评估墨旱莲在改善须发早白方面的疗效与安全性。该研究共纳入326例年龄在28至55岁之间的患者,均符合“肝肾阴虚型”白发的中医辨证标准,即表现为头发渐白、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舌红少苔、脉细数等典型症状。所有受试者每日服用由墨旱莲提取物制成的胶囊(每粒含生药4克),连续服用12周,并配合中医体质调理方案进行综合干预。

研究结果显示,经过三个月的治疗,约68.4%的受试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白发减少或新生黑发,尤以两鬓及头顶区域改善最为明显。其中,35%的患者报告新发生长的头发呈现自然黑色,且发质较前更为坚韧有光泽。另有23.6%的患者虽未见明显黑发再生,但原有白发的生长速度减缓,部分白发根部出现色素沉积现象。值得注意的是,疗效与服药依从性及个体体质密切相关,肝肾阴虚程度较轻者见效更快,平均起效时间为6至8周。

在安全性方面,整个观察期间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少数患者(约5.8%)出现轻微胃部不适或大便偏稀,经调整服药时间或配合健脾中药后症状缓解。研究人员指出,墨旱莲性偏寒凉,长期大量使用可能影响脾胃功能,因此建议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辨证使用,尤其脾胃虚寒者应慎用或配伍温中之品。

除了内服制剂,研究团队还探索了墨旱莲与其他中药如制何首乌、女贞子、桑葚等配伍使用的复方制剂效果。初步数据显示,复方组的有效率提升至76.2%,且作用更为持久,提示中药配伍在增强疗效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目前,相关复方产品已进入进一步的多中心临床验证阶段。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临床观察不仅关注外观改善,还通过皮肤镜、毛发色素分析仪等现代检测手段对毛囊色素变化进行了量化评估。结果显示,治疗后患者头皮毛囊中黑色素指数平均提升21.3%,酪氨酸酶活性提高约18.7%,从微观层面佐证了墨旱莲促进黑色素生成的作用机制。

尽管研究成果积极,研究人员也强调,须发早白成因复杂,除遗传、衰老因素外,还与精神压力、营养失衡、内分泌紊乱等密切相关。因此,单纯依赖药物难以根治,必须结合生活方式调整、情绪管理与整体体质改善。墨旱莲作为中医药宝库中的有效成分之一,其价值在于“治未病”与“调体质”的整体理念,而非单纯的“染发替代品”。

未来,中国中医科学院毛发病研究所计划进一步开展墨旱莲活性成分的提纯与作用通路研究,推动其标准化、制剂化发展,并探索其在斑秃、脱发等其他毛发疾病中的潜在应用。同时,也将加强国际合作,推动中医药在国际毛发医学领域的认可与传播。

综上所述,墨旱莲在乌须发方面的临床应用展现出良好的前景,其疗效已在实践中得到初步验证。这一研究不仅传承了中医“发为血之余,肾之华在发”的理论精髓,也为现代人应对早衰性白发问题提供了安全、有效的天然解决方案。随着中医药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相信像墨旱莲这样的传统药材将在守护人类健康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8601987707 CONTACT US

公司: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平南社区龙岗路19号东森商业大厦(东嘉国际)5055A16

Q Q:76675061

Copyright © 2024-2025 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5447183号-1

咨询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电话:18601987707
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