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高原地区,急性高原反应(Acute Mountain Sickness, AMS)是一种常见且可能危及生命的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乏力、失眠和呼吸困难等症状。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进以及越来越多的人前往高海拔地区工作、旅游或驻守,预防和治疗急性高原反应成为高原医学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近年来,青海高原医学研究所开展了一项针对中药材红景天胶囊预防急性高原反应的现场试验,取得了具有临床意义的重要成果。
红景天(Rhodiola rosea)是一种传统中药材,广泛分布于青藏高原等高寒地区,长期以来被藏医和中医用于增强体力、抗疲劳和提高机体对恶劣环境的适应能力。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红景天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红景天苷、酪醇、黄酮类化合物等,具有抗氧化、抗缺氧、调节免疫和改善能量代谢的作用。基于这些特性,科研人员推测红景天可能在预防高原反应方面具有潜在价值。
为验证这一假设,青海高原医学研究所组织了一项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的现场试验。研究共招募了360名健康成年人,年龄在18至50岁之间,均计划从海拔约1000米的西宁市快速进入海拔3700米以上的玉树地区。参与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服用红景天胶囊(每粒含红景天提取物200mg,每日两次,每次一粒),对照组服用外观相同的安慰剂胶囊,服药周期为进入高原前7天持续至抵达高原后第5天。
研究人员在受试者抵达高原后的第1、3、5天分别进行症状评估,并记录血氧饱和度、心率、血压等生理指标。AMS的诊断依据国际通用的Lake Louise评分系统,总分≥3分并伴有头痛即判定为发生急性高原反应。此外,研究还收集了参与者的睡眠质量、体力状态和主观舒适度等信息。
试验结果显示,红景天胶囊显著降低了急性高原反应的发生率。在抵达高原第3天,对照组AMS发生率为48.3%(87/180),而实验组仅为26.7%(48/1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实验组受试者的平均Lake Louise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1 vs 3.8,P<0.05),血氧饱和度下降幅度更小,心率上升趋势也更为平缓。此外,服用红景天的参与者普遍反映体力恢复更快、睡眠质量更好、头晕和乏力感减轻。
安全性方面,整个试验期间未发现与红景天胶囊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仅有少数受试者报告轻微胃部不适或口干,症状短暂且无需特殊处理。这表明红景天胶囊在推荐剂量下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该研究的负责人指出,红景天之所以能有效预防高原反应,可能与其多靶点作用机制密切相关。首先,红景天苷能够激活细胞内的抗氧化系统,减少高原低氧环境下自由基的积累,保护心脑等重要器官;其次,它可促进线粒体能量合成,提高机体在缺氧条件下的ATP生成效率;此外,红景天还能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增强应激适应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试验是在真实高原环境中进行的“现场研究”,不同于实验室模拟高原条件,其结果更具现实指导意义。研究团队特别强调,提前7天规律服用是发挥预防效果的关键,临时服用效果有限。因此,建议计划进入高海拔地区的人群应至少提前一周开始服用红景天制剂,并结合逐步 ascent、充足休息和合理饮食等综合措施,以最大限度降低高原反应风险。
综上所述,青海高原医学研究所的这项研究为红景天胶囊在预防急性高原反应中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作为源自高原的传统药材,红景天不仅体现了中医药“治未病”的理念,也为现代高原医学提供了天然、安全、有效的干预手段。未来,研究团队计划进一步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的长期随访研究,探索不同剂量、剂型及联合用药方案的效果,推动红景天制剂在高原健康保障中的规范化应用。
Copyright © 2024-2025 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