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现代医学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瑰宝,在多种慢性病和传染性疾病的防治中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在肺结核等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与康复过程中,中医药以其整体调理、标本兼治的特点,展现出独特优势。近年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传染病协作组高度重视中医药在结核病防治中的应用,推动了一系列基于经典方剂的临床研究与推广工作,其中“百合固金丸”作为改善肺结核咳嗽症状的重要中药复方,受到广泛关注。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表现为长期咳嗽、咳痰、咯血、低热、盗汗及体重下降等症状。尽管现代抗结核化学药物疗效确切,但部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仍存在咳嗽迁延不愈、气阴两虚等问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中医认为,肺结核属“肺痨”范畴,多因肺肾阴虚、虚火上炎所致,治疗应以滋阴润肺、止咳化痰、清热降火为主。百合固金丸源自明代《医方集解》,由百合、生地、熟地、麦冬、玄参、贝母、桔梗、甘草、当归、白芍等十余味中药材组成,具有养阴润肺、化痰止咳之功效,正契合肺结核“阴虚火旺”的核心病机。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传染病协作组自成立以来,致力于整合全国优质中医药资源,推动中医药参与重大传染病的防治体系建设。在针对肺结核的中医药干预研究中,协作组组织多家中医医院及科研机构开展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系统评估百合固金丸在改善肺结核患者咳嗽症状方面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研究结果显示,在常规抗结核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百合固金丸,可显著缩短咳嗽持续时间,减少痰量,改善夜间咳醒频率,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减轻气道炎症反应、促进肺组织修复等多方面有关。
从药理学角度看,百合固金丸中的多味药材具有明确的生物活性。例如,百合富含多糖和皂苷类成分,具有镇咳、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生地、熟地可滋阴补肾、凉血生津;麦冬和玄参能清肺降火、润燥利咽;川贝母则擅长化痰止咳,尤适用于阴虚燥咳。诸药合用,共奏滋阴润肺、清热化痰之效,不仅缓解症状,更有助于恢复肺脏的生理功能。此外,现代研究还发现,该方剂可能通过调控NF-κB、TNF-α等炎症因子的表达,抑制过度免疫反应,从而减轻肺部损伤。
值得一提的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传染病协作组在推广百合固金丸应用的同时,也强调辨证施治的重要性。并非所有肺结核患者都适合使用此方,临床需根据患者的具体证型进行个体化调整。例如,对于痰湿壅盛或脾胃虚寒者,应慎用或配伍健脾化湿之品,以防滋腻碍胃。协作组还建议将中医四诊与现代检查手段相结合,建立“中西医协同、分期论治”的综合管理模式,提升整体治疗效果。
此外,协作组积极推动百合固金丸的标准化与现代化研究,支持相关企业开展工艺优化、质量控制和制剂改良工作,力求实现传统经典名方的产业化发展。目前,已有多个以百合固金丸为基础的中成药产品进入临床应用,并纳入部分地区的结核病中医药辅助治疗指南。
综上所述,百合固金丸作为中医药治疗肺结核咳嗽的经典代表方,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传染病协作组的推动下,正逐步实现从经验用药向循证医学支撑的科学转化。它不仅体现了中医“扶正祛邪”“标本兼治”的治疗理念,也为现代结核病综合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手段。未来,随着更多高质量临床证据的积累和机制研究的深入,百合固金丸有望在更广泛的呼吸系统疾病领域发挥更大作用,进一步彰显中医药在公共卫生体系中的独特价值。
Copyright © 2024-2025 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