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百科
当前位置: 主页 > 行业资讯 > 中药材百科
中药材鱼腥草滴鼻液抑制流感病毒,湖北省疾控体外实验报告
2025-10-29

近年来,随着中医药在现代医学研究中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传统中药材因其独特的药理活性受到广泛关注。其中,鱼腥草(Houttuynia cordata)作为一种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排脓功效的常用中草药,在抗病毒、抗菌及免疫调节方面展现出良好的潜力。近期,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湖北疾控”)开展了一项体外实验研究,旨在评估以鱼腥草提取物为主要成分的滴鼻液对流感病毒的抑制作用。该研究结果为中医药在呼吸道病毒感染防治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实验采用经典的体外细胞培养模型,选取人喉癌上皮细胞(Hep-2细胞)作为宿主细胞,感染甲型流感病毒(H1N1亚型),模拟人体上呼吸道病毒感染环境。研究人员将不同浓度的鱼腥草滴鼻液分别在病毒感染前、感染中和感染后三个时间点加入细胞培养体系,通过观察细胞病变效应(CPE)、检测病毒载量以及测定相关炎症因子水平,综合评估其抗病毒效果。

结果显示,在病毒感染前预处理组中,使用鱼腥草滴鼻液的细胞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病毒复制被明显抑制,病毒RNA拷贝数下降达80%以上。这表明鱼腥草滴鼻液可能通过增强细胞局部防御能力或阻断病毒吸附与侵入过程发挥预防作用。而在病毒感染同时给予药物的共处理组中,病毒增殖仍受到一定程度抑制,提示该制剂具备一定的直接抗病毒活性。最引人关注的是,在病毒感染后6小时内加入鱼腥草滴鼻液的治疗组中,细胞病变进程明显延缓,炎症因子如IL-6、TNF-α的分泌水平显著降低,说明其不仅具有抗病毒作用,还可能通过调节宿主免疫反应减轻病毒感染引发的炎症损伤。

进一步机制研究表明,鱼腥草中的主要活性成分——槲皮素、异槲皮苷、挥发油类物质(如癸酰乙醛)等,可能协同作用于病毒生命周期的多个环节。例如,癸酰乙醛具有较强的膜破坏能力,可能干扰病毒包膜结构,阻碍其与宿主细胞融合;而黄酮类成分则可通过抑制病毒RNA聚合酶活性,限制病毒复制。此外,鱼腥草提取物还能上调细胞内干扰素刺激基因(ISGs)的表达,激活天然免疫通路,增强细胞抗病毒状态。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实验所用的鱼腥草滴鼻液为经过现代化工艺提取、纯化并符合药典标准的制剂,确保了成分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体外细胞毒性试验显示,在有效抗病毒浓度范围内,该滴鼻液对正常细胞无明显毒性,安全窗口较宽,具备良好的局部用药前景。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每年在全球范围内造成大量发病和死亡,尤其在冬春季节高发。目前临床主要依赖疫苗接种和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如奥司他韦)进行防控,但疫苗保护效力受病毒变异影响较大,而抗病毒药物存在耐药风险及副作用等问题。因此,开发安全、有效、广谱且易于使用的新型干预手段成为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课题。鱼腥草作为我国南方地区广泛分布的药食同源植物,资源丰富,成本低廉,若能将其开发为预防性鼻腔给药产品,有望在社区层面实现早期干预,降低流感传播风险。

湖北疾控此次体外实验虽未涉及动物模型或临床验证,但其严谨的设计和明确的结果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专家建议,下一步应尽快开展动物体内实验,评估其在活体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和实际防护效果,并推动多中心临床试验,探索其在人群中的应用价值。同时,还需进一步优化制剂工艺,提高有效成分的鼻黏膜吸收率和滞留时间,以增强局部生物利用度。

综上所述,鱼腥草滴鼻液在体外表现出显著抑制流感病毒的能力,兼具抗病毒与抗炎双重作用机制,体现了中医药“扶正祛邪”的整体理念。这一研究成果不仅拓展了传统中药的现代应用路径,也为应对季节性流感及潜在的新发呼吸道病毒感染提供了绿色、可持续的技术储备。未来,随着更多循证医学证据的积累,以鱼腥草为代表的中药制剂有望在公共卫生防疫体系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18601987707 CONTACT US

公司: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平南社区龙岗路19号东森商业大厦(东嘉国际)5055A16

Q Q:76675061

Copyright © 2024-2025 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5447183号-1

咨询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电话:18601987707
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