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
二次加工污染:你的“养生品”是否安全?
2025-10-21

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健康与养生。从枸杞、红枣到灵芝、燕麦,各类被冠以“养生”标签的产品逐渐成为人们日常饮食的一部分。然而,在追求健康的背后,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悄然浮现——二次加工污染。这些看似天然、安全的“养生品”,在经过层层加工后,是否依然值得信赖?

所谓“二次加工污染”,指的是原材料在采集、运输、储存之后,进入工厂进行切片、烘干、研磨、包装等再处理过程中,因操作不规范、设备不洁或添加非法物质而引入的污染。这类污染不同于初级农产品可能携带的农药残留或重金属超标,它更隐蔽、更具欺骗性,往往在产品最终呈现时已难以察觉。

以常见的中药材为例,许多消费者认为晒干后的枸杞或黄芪是纯天然的代表。但现实情况是,不少商家为了提升外观卖相,会在烘干过程中使用硫磺熏蒸。硫磺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不仅会残留在药材表面,长期摄入还可能对呼吸道和消化系统造成刺激,甚至引发慢性中毒。更有甚者,为延长保质期或防止虫蛀,一些不法商贩会在药材中添加防腐剂或杀虫剂,这些化学物质在未经标注的情况下进入人体,潜在风险极高。

再看近年来风靡市场的“破壁灵芝孢子粉”。其原理是通过高科技手段打破灵芝孢子的坚硬外壳,提高营养吸收率。然而,破壁过程本身就是一个高风险环节。若使用的设备未定期清洁,极易滋生霉菌;若加工环境湿度控制不当,孢子粉吸潮后可能产生黄曲霉毒素——一种强致癌物。更令人担忧的是,部分小作坊式加工厂为降低成本,采用劣质原料拼配,甚至掺入非药用部位或替代品,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长期服用,非但无益,反而伤身。

除了中药类养生品,即食型食品如黑芝麻糊、五谷杂粮粉也面临同样的困境。这些产品通常需要将多种谷物研磨成粉,便于冲泡食用。然而,研磨设备若未彻底清洗,前一批次残留的油脂可能氧化变质,污染下一批原料。此外,高温烘干过程中若温度控制失当,也可能导致部分营养成分破坏,甚至生成丙烯酰胺等有害物质。更有一些企业为改善口感,在产品中添加植脂末、香精、增稠剂等添加剂,打着“养生”的旗号,实则背离了健康初衷。

值得注意的是,二次加工污染的监管难度较大。一方面,许多加工环节分散在中小型企业甚至家庭作坊中,缺乏统一标准和有效监督;另一方面,检测手段多集中于终产品的微生物、重金属和农残指标,对加工过程中引入的新型污染物识别能力有限。加之消费者普遍缺乏相关知识,仅凭“颜色鲜亮”“气味清香”等感官判断产品质量,极易被表象迷惑。

那么,我们该如何规避二次加工带来的健康风险?首先,应尽量选择信誉良好、具备完整生产资质的品牌产品,查看包装上的SC认证、生产日期及配料表,避免购买三无产品。其次,对于可自行处理的食材,如枸杞、红枣等,建议购买原态干货后在家清洗、晾晒,减少对工业化加工的依赖。再次,警惕过度宣传“速效”“高科技”的养生品,理性看待功效宣称,不盲目跟风。

更重要的是,监管部门需加强对食品和保健品加工环节的全链条管理,推动行业标准化建设,严查非法添加和不规范操作行为。同时,应加大对消费者的科普力度,提升公众对加工污染的认知水平,形成社会共治的良好氛围。

归根结底,真正的养生不应建立在对“神奇产品”的盲目信任之上,而应回归科学与常识。当我们拿起一袋标榜“纯天然”的养生粉时,不妨多问一句:它经历了怎样的旅程才来到我手中?唯有看清背后的加工真相,才能让养生真正落到实处,而不是在无形的污染中走向健康的反面。

18601987707 CONTACT US

公司: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平南社区龙岗路19号东森商业大厦(东嘉国际)5055A16

Q Q:76675061

Copyright © 2024-2025 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5447183号-1

咨询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电话:18601987707
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