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药材与保健食品原料日益国际化的今天,泰国石斛作为一种具有较高药用和食用价值的植物资源,受到国内市场的广泛关注。然而,随着国际贸易监管的日趋严格,进口泰国石斛并非简单地签订合同、安排物流即可完成,其中涉及一项关键的法律要求——CITES许可证(即《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许可证)。对于从事药食同源产品开发、中药饮片生产或保健品制造的企业而言,了解并合规办理CITES证已成为确保原料稳定供应的必要前提。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石斛属(Dendrobium)中的多个物种被纳入CITES附录Ⅱ,这意味着其国际贸易必须受到严格管制,以防止因过度采集而导致物种灭绝。泰国作为石斛的重要产地之一,出口的石梓、金钗石斛等品种大多属于受保护范围。因此,从泰国进口石斛原料,无论用于药品、食品还是保健品,均需依法申办CITES允许进出口证明书。
那么,企业应如何办理CITES证?流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确认进口物种是否列入CITES附录。企业需通过专业机构或查阅CITES官方网站数据库,核实所进口石斛的具体学名及其保护等级。若该物种确属附录Ⅱ管理范围,则必须申请许可证。值得注意的是,部分人工栽培的石斛品种在满足特定条件下可享受简化程序,但前提是能够提供合法的栽培来源证明。
第二步,准备申报材料。向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现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司)提交CITES进口许可申请时,通常需要提供以下文件:进口合同复印件、出口国签发的原产地证明、出口国CITES管理机构出具的出口许可证、企业营业执照及进出口权证明、用途说明(如药用、科研或商业加工等),以及植物检验检疫相关文件。若涉及再出口或转口贸易,还需补充相应物流与仓储证明。
第三步,提交申请并等待审批。目前,我国CITES进出口审批由国家林草局统一管理,部分地区设有省级初审窗口。企业可通过“中国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进出境审批系统”在线提交申请。审批周期一般为20个工作日左右,特殊情况下可能延长。建议企业在规划采购周期时预留充足时间,避免因证件延误影响生产计划。
第四步,配合海关查验。获得CITES进口许可证后,企业在报关环节需向海关主动出示该证书。海关将核对实物与许可证信息是否一致,包括物种名称、数量、来源地等。若发现货证不符,货物可能被扣留甚至退回,企业还将面临行政处罚风险。
针对药食原料企业的实际需求,还需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区分“药用”与“食用”用途的监管差异。虽然石斛在我国既是传统中药材,也被列入“药食同源”目录试点品种,但在CITES框架下,用途申报仍需真实准确。若申报为食品原料,但实际用于药品生产,可能构成违规行为。
二是关注人工培植与野生资源的区别。CITES鼓励可持续利用人工繁殖个体,对合法的人工种植石斛实行相对宽松的管理政策。因此,企业在选择泰国供应商时,应优先考察其是否具备CITES认证的栽培基地资质,并要求提供相应的种植记录和出口许可文件。
三是建立合规供应链管理体系。建议企业与泰国出口方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确保每一批次货物都能追溯来源,并保留完整的交易凭证。同时,定期参加相关部门组织的CITES培训,提升内部合规意识与操作能力。
此外,随着我国对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视程度的提升,未来对濒危植物原料的监管或将更加严格。企业不应将CITES办证视为单纯的通关手续,而应将其纳入整体供应链风险管理的一部分。提前布局合法替代资源、推动本土化种植、加强与科研机构合作开发合成替代品,都是应对原料进口限制的长远之策。
总之,进口泰国石斛虽具市场潜力,但必须以合法合规为前提。CITES许可证不仅是国际通行的法律要求,更是企业履行生态保护责任的体现。唯有在尊重自然、遵守规则的基础上开展国际贸易,才能实现药食原料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广大从业者而言,掌握办证流程、强化源头管控、构建绿色供应链,已不再是选择题,而是生存与发展的必答题。
Copyright © 2024-2025 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