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
中药饮片调剂放开!药食中药材怎么扩流通?
2025-10-21

近年来,随着中医药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国家政策的持续支持,中药饮片的调剂管理迎来了重要变革。2023年起,多地陆续试点推进“中药饮片处方调剂放开”政策,允许符合条件的零售药店、医疗机构和社会药房在具备专业资质的前提下,开展中药饮片的调配服务。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患者获取中医药服务的便利性,也为中药材的流通拓展了新的路径,尤其为药食同源类中药材的市场化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中药饮片作为中医药临床应用的核心载体,长期以来受到严格的监管。传统上,中药饮片的调剂主要集中在医院中药房或指定的中医机构内进行,流程繁琐、覆盖有限,导致部分群众在获取中药服务时存在不便。而此次调剂权的适度放开,意味着更多基层药房和连锁药店在通过审核备案后,可依法依规提供中药饮片调配服务。这不仅有助于缓解中医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也推动了中医药服务向社区和家庭延伸。

在这一政策背景下,药食同源中药材的流通扩围成为关注焦点。所谓“药食同源”,是指某些中药材既可入药,也可作为食品原料使用,如枸杞、山药、茯苓、莲子、百合、薏苡仁等。这类药材安全性高、受众广泛,广泛应用于养生保健、日常膳食和功能性食品开发中。过去,由于分类管理模糊、流通渠道受限,许多药食两用中药材在市场推广中面临审批复杂、销售场景受限等问题。如今,随着中药饮片调剂的放开,这些中药材有望借助更灵活的流通机制实现“双轨并行”——既可用于处方调配,也可作为健康食材进入商超、电商平台和餐饮渠道。

要实现药食中药材的高效扩流通,首先需完善标准体系。当前,中药材的质量参差不齐,产地、加工方式、储存条件等因素直接影响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因此,应加快建立统一的质量评价标准和溯源体系,推动中药材从种植、采收、加工到流通的全过程规范化管理。特别是对于药食两用品种,应明确其作为食品使用的具体范围、用量限制和标签标识要求,避免因界定不清引发监管风险。

其次,应鼓励多元化流通模式创新。传统的中药材流通多依赖批发市场的层级分销,效率低、成本高。随着电商、直播带货、社区团购等新兴业态的发展,中药材尤其是药食类品种可通过线上平台直达消费者。例如,一些品牌已推出“代煎配送”“定制养生茶包”“药膳食材组合”等服务,将中药饮片与现代消费习惯相结合,极大提升了用户体验。此外,连锁药店在获得调剂资质后,也可整合供应链资源,打造“诊疗—开方—配药—配送”一体化服务体系,形成闭环运营。

再次,加强专业人才培养至关重要。中药饮片调剂涉及辨证施治、剂量把控、配伍禁忌等专业知识,非普通销售人员所能胜任。因此,药房在开展相关业务时,必须配备具备执业中药师资格的专业人员,并定期开展培训考核。同时,应推动中医药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培养既懂中医理论又熟悉现代流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为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最后,政策协同是关键保障。中药饮片调剂的放开不能孤立推进,需与医保支付、药品监管、食品安全等政策相衔接。例如,可探索将部分常用药食同源饮片纳入门诊报销范围,提升患者使用积极性;对用于食品领域的中药材实行“白名单”管理,简化审批流程;加强跨部门协作,防止出现“以食代药”或“非法添加”等乱象。

总而言之,中药饮片调剂的逐步放开,不仅是中医药服务可及性的重大进步,也为药食同源中药材的市场化拓展打开了新空间。未来,应在确保安全可控的前提下,推动标准建设、模式创新、人才培育和政策协同四轮驱动,让优质的中药材更便捷地走进千家万户,真正实现“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发展目标。这既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的现实选择,也是推动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的重要路径。

18601987707 CONTACT US

公司: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平南社区龙岗路19号东森商业大厦(东嘉国际)5055A16

Q Q:76675061

Copyright © 2024-2025 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5447183号-1

咨询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电话:18601987707
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