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
保质期加速试验新规!药食中药材产品怎么测 shelf life?
2025-10-21

在药品、食品及中药材产品的研发与生产过程中,保质期(Shelf Life)的确定是确保产品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关键环节。随着监管要求日益严格以及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关注度的提升,传统的长期稳定性试验已难以满足快速上市的需求。因此,加速稳定性试验(Accelerated Stability Testing)作为一种科学、高效的评估手段,逐渐成为行业主流方法。近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及相关标准化机构发布了关于保质期加速试验的新规,进一步规范了药食同源产品、中药饮片及保健食品等领域的测试流程和判定标准。

根据新规,加速试验的核心在于通过提高环境应力(如温度、湿度、光照等),模拟产品在较短时间内经历长期储存的老化过程,从而预测其在正常储存条件下的稳定性和有效期。该方法不仅缩短了测试周期,还能更早发现潜在的质量风险,为产品注册、生产和市场准入提供科学依据。

加速试验的基本原理

加速稳定性试验基于阿伦尼乌斯方程(Arrhenius Equation),即化学反应速率随温度升高呈指数增长。通常,在高温条件下,产品的降解速度加快,研究人员可通过监测关键质量指标的变化趋势,推算出常温下的保质期。常见的加速条件包括:

  • 高温高湿:40℃ ± 2℃ / 75% RH ± 5%,持续6个月;
  • 中间条件:30℃ ± 2℃ / 65% RH ± 5%,适用于对湿度敏感的产品;
  • 强光照射:用于评估光稳定性,尤其是含有挥发性成分或易氧化物质的中药材。

对于药食同源产品(如枸杞、黄芪、山药等)及以中药材为原料的功能食品,还需特别关注活性成分的含量变化、微生物限度、水分活度、色泽和气味等感官指标。

新规对测试方案的具体要求

新发布的指导原则强调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规范化操作:

  1. 样品代表性:必须使用至少三批中试规模以上的样品进行测试,确保批次间一致性,并能反映实际生产工艺水平。

  2. 检测频率:在加速试验期间,应于第0、1、2、3、6个月取样检测,必要时延长至9或12个月,以便建立完整的降解曲线。

  3. 关键质量属性(CQA)监控:针对不同产品类型设定核心检测项目。例如:

    • 中药材提取物需重点监测有效成分(如黄酮类、皂苷类)的含量下降幅度;
    • 预包装药膳食材应关注水分迁移、脂肪氧化及霉变风险;
    • 含糖类或蛋白成分的产品还需进行美拉德反应相关指标分析。
  4. 数据外推模型的应用:鼓励采用动力学模型(如一级反应模型)结合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提升预测准确性。同时,建议辅以实时稳定性试验结果进行验证,避免因非线性降解行为导致误判。

  5. 包装材料的影响评估:新规明确指出,包装形式直接影响产品的稳定性表现。因此,在开展加速试验前,必须确认所用容器密封性、阻隔性能是否符合预期储存条件,必要时进行包装对比试验。

特殊品类的考量——中药材及其衍生品

中药材因其成分复杂、来源多样,在进行加速试验时面临更多挑战。例如,某些根茎类药材在高温下易发生淀粉糊化或酶促褐变;芳香类药材则可能因挥发油损失而导致功效降低。对此,新规提出应根据药材特性“分类施策”:

  • 对于易吸潮品种(如党参、当归),应在高湿环境下重点考察结块、霉变情况;
  • 对于含挥发油丰富者(如薄荷、陈皮),宜增加气相色谱法检测关键香气成分保留率;
  • 对于贵细药材制剂(如人参粉、冬虫夏草胶囊),还需引入指纹图谱技术,确保整体化学轮廓稳定。

此外,考虑到部分药食产品具有“现泡即饮”或“短期服用”的使用特点,新规允许在科学论证基础上,采用简化加速方案实时跟踪测试作为补充手段,灵活制定保质期。

结语

保质期不仅是产品标签上的一个数字,更是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和技术能力的体现。随着加速稳定性试验新规的实施,药食中药材产品的 shelf life 测定将更加系统化、标准化和科学化。企业应积极更新检测设备、培训专业人员,并与第三方检测机构协作,确保测试数据真实可靠。唯有如此,才能在保障公众健康的同时,推动中医药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未来,随着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的融入,稳定性预测模型有望实现智能化升级,为产品生命周期管理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持。

18601987707 CONTACT US

公司: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平南社区龙岗路19号东森商业大厦(东嘉国际)5055A16

Q Q:76675061

Copyright © 2024-2025 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5447183号-1

咨询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电话:18601987707
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