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国际贸易日益频繁的背景下,药食原料的跨境流通愈发普遍。作为东南亚重要的燕窝生产与出口国,马来西亚凭借其优质的燕窝资源和严格的品质管理,在全球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然而,对于希望将马来西亚燕窝进口至中国及其他穆斯林国家的贸易商而言,如何确保产品符合“清真认证”及相关进口标准,成为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清真”(Halal)不仅是一种宗教饮食规范,更是一套涵盖生产、加工、储存、运输全过程的严格标准体系。在伊斯兰教义中,清真食品必须避免接触任何被禁止的成分或污染源,如猪肉及其衍生物、酒精、非清真屠宰的动物等。因此,燕窝作为一种天然滋补品,虽然本身不含有禁忌成分,但其采集、加工及包装过程仍可能涉及不符合清真要求的操作环节,从而影响最终认证结果。
马来西亚作为全球主要的清真认证中心之一,由马来西亚伊斯兰发展署(JAKIM)负责全国范围内的清真认证工作。所有希望获得国际认可的清真标识的产品,必须通过JAKIM或其授权机构的审核。对于燕窝生产企业而言,申请清真认证需满足以下几项核心条件:
第一,原材料来源必须合规。燕窝由金丝燕分泌的唾液凝结而成,理论上属于天然产物,但其采集环境至关重要。清真认证要求燕屋不得位于清真禁忌场所附近(如养猪场、酒吧、殡仪馆等),且采集过程中不得使用含酒精或动物源性成分的清洁剂。此外,采收工具也需专用并定期消毒,防止交叉污染。
第二,加工流程须全程受控。从毛燕清洗、挑毛、定型到烘干、灭菌,每一个环节都必须在符合清真标准的洁净车间内完成。企业需建立完整的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并配备独立的清真生产区域,避免与非清真产品共线操作。同时,所使用的辅料(如用于灭菌的臭氧、蒸汽等)也必须经过清真评估。
第三,人员管理与培训不可忽视。参与生产的员工需接受清真知识培训,了解基本的伊斯兰饮食法规。尤其在屠宰相关岗位(如部分工厂涉及辅助动物产品的处理),必须由具备资质的穆斯林人员执行特定程序。此外,企业还需设立清真监管委员会,定期自查并配合第三方审计。
第四,文件记录与追溯系统完善。清真认证强调可追溯性,企业必须保留从原料采购到成品出库的完整记录,包括供应商资质、检测报告、生产日志、清洁记录等。这些资料不仅是认证审核的重点内容,也是应对国际市场查验的重要依据。
对于进口商而言,仅依赖出口方提供的清真证书并不足够。中国海关总署近年来加强了对进口食品特别是保健类原料的监管力度。根据《进口食品境外生产企业注册管理规定》,向中国出口燕窝的企业必须列入中方认可的注册名单,并取得中国海关总署颁发的准入资格。目前,马来西亚已有数十家燕窝加工厂获得该资质,其产品方可合法进入中国市场。
此外,进口燕窝还需符合中国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例如GB 16328-2013《干制食用燕窝》中的感官、理化、微生物及亚硝酸盐限量要求。建议进口企业在采购前核实对方是否同时具备JAKIM清真认证与中国海关注册编号,并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实验室进行全项目检测,确保产品达标。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推进和RCEP协定生效,中马在食品贸易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马来西亚政府积极推动燕窝产业标准化建设,鼓励企业采用区块链技术实现溯源透明化,这为提升清真认证公信力提供了技术支持。
综上所述,要实现马来西亚燕窝顺利通过清真认证并成功进口,必须构建从源头到终端的全链条合规体系。企业应主动对接国际标准,强化内部管理,而进口商则需提高风险意识,选择信誉良好、资质齐全的合作方。唯有如此,才能在全球健康消费趋势下,真正打通药食同源原料的国际化通道,让高品质的马来西亚燕窝惠及更多消费者。
Copyright © 2024-2025 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