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随着现代生物技术和食品科学的快速发展,超高压提取技术(Ultra-High Pressure Extraction, UHPE)逐渐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成为中药材和功能性食品加工领域的一项革命性突破。这项技术通过在常温或低温条件下施加数千个大气压的压力,破坏植物细胞壁结构,从而高效释放其中的活性成分。如今,该技术已实现规模化量产,不仅显著提升了药食两用中药材中有效成分的提取率,更关键的是大幅提高了其生物利用度,为中医药现代化和大健康产业注入了全新动力。
传统中药材提取多依赖水煎、醇提或超声波辅助等方法,虽然工艺成熟,但普遍存在提取效率低、热敏成分易破坏、溶剂残留以及有效成分利用率不高等问题。而超高压提取技术则完全不同。它利用100至600兆帕(MPa)的瞬时高压作用于原料,在不升高温度的前提下,使细胞膜破裂、细胞内容物迅速释放,同时保持多糖、黄酮、皂苷、生物碱等热敏性活性物质的结构完整性。更重要的是,由于整个过程无需高温加热和大量有机溶剂,所得提取物纯度更高,安全性更强,更适合用于保健品、功能食品及药品制剂。
目前,国内多家科研机构与企业合作,已在人参、灵芝、黄芪、枸杞、三七等常见药食同源中药材上实现了超高压提取的连续化生产。以灵芝多糖为例,传统热水提取法的得率通常在0.8%~1.2%之间,且分子量较大,人体吸收困难;而采用超高压提取后,多糖得率可提升至1.8%以上,且多糖链被适度断裂,形成更易被肠道吸收的小分子片段,生物利用度提高近3倍。类似地,在人参皂苷的提取中,UHPE技术使总皂苷提取率提升40%以上,其中具有高活性的Rg3、Rh2等稀有皂苷含量显著增加,其在体内的吸收速度和血药浓度均优于传统提取物。
所谓“生物利用度”,是指药物或营养成分进入血液循环并被靶器官利用的比例。对于中药材而言,许多活性成分虽含量丰富,但因溶解度低、分子结构复杂或易被胃肠道降解,导致实际吸收率不足20%。而超高压处理不仅能提高提取效率,还能改变成分的物理形态——如将大分子聚合物解聚为小分子、改善溶解性和脂溶性,从而增强其跨膜能力。研究表明,经UHPE处理的姜黄素其口服生物利用度可提升2.5~3.5倍,而在动物实验中,其抗炎和抗氧化效果也更为显著。
此外,该技术还具备绿色环保的优势。传统提取常需使用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不仅成本高,且存在残留风险;而超高压提取主要依赖水作为介质,几乎无溶剂消耗,废渣也可进一步资源化利用,符合当前“双碳”目标下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同时,整个提取周期大幅缩短,从传统工艺的数小时压缩至几分钟,极大提升了生产效率,降低了能耗。
当然,超高压技术的大规模应用仍面临一些挑战。例如设备投资较高、对原料粒度和含水量有一定要求、不同药材需优化压力参数等。但随着国产高压设备的不断升级和智能化控制系统的引入,这些问题正逐步得到解决。已有企业建成日处理吨级中药材的UHPE生产线,并通过GMP认证,产品广泛应用于高端保健品、即食滋补品和中药新药开发。
可以预见,随着超高压提取技术的持续成熟与普及,中药材的有效成分将不再“藏于深山无人识”,而是以更高活性、更易吸收的形式走进大众生活。这不仅意味着中医药“疗效不稳定”的难题有望缓解,也为“药食同源”理念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未来,结合纳米递送、微胶囊包埋等后续技术,超高压提取物还可进一步提升靶向性和稳定性,真正实现从“粗提”到“精用”的跨越。
总而言之,超高压提取技术的量产标志着中药材现代化进程迈出了关键一步。它不仅让有效成分“提得更多”,更让人体“用得更好”。据初步估算,综合提升提取率与生物利用度,多数药食中药材的功效发挥可整体提升2~4倍。这一变革不仅是技术的胜利,更是传统智慧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的典范,必将为健康中国战略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Copyright © 2024-2025 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