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随着全球消费者对健康养生的关注度持续攀升,中药材及药食同源类产品在国际市场的需求不断增长。与此同时,中国跨境电商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尤其是“9710”海关监管代码的推出,为包括中药材在内的传统优势产品“走出去”提供了全新的通道。近期,跨境电商零售出口商品清单(俗称“白名单”)迎来新一轮更新,部分中药材及相关制品被纳入或调整适用范围,这为相关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所谓“9710”模式,全称为“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对企业直接出口”,适用于境内企业通过跨境电商平台与境外企业达成交易后,通过跨境物流将货物直接出口至境外买家的贸易形式。与传统的9610(B2C直购出口)和一般贸易(如0110)相比,9710更强调企业间的数字化交易闭环,支持报关、退税、结汇等环节的合规化操作,大大提升了出口效率与政策可追溯性。
此次白名单的更新,明确将部分药食同源类中药材及其初级加工品列入跨境电商出口适用范围。例如,枸杞、菊花、山药、茯苓、黄芪等常见品类,在满足一定质量标准和包装要求的前提下,可通过9710模式实现规模化、合规化出口。这一变化打破了以往中药材因归类模糊、监管严格而难以通过跨境电商渠道出海的局面,为企业开辟了新的增长路径。
那么,中药材企业如何借力9710模式实现高效出海?首先,企业需完成跨境电商备案,取得海关认定的跨境电商企业资质,并接入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如单一窗口或地方综试区系统)。在此基础上,通过阿里巴巴国际站、亚马逊企业购、京东国际供应链等B2B平台开展线上接单,形成可验证的电子订单、支付和物流信息流,这是9710申报的核心前提。
其次,产品合规是关键。尽管白名单已放宽部分中药材的出口限制,但各国对植物源性产品的进口仍设有严格的检疫、成分检测和标签规范。企业必须确保出口产品符合目的国法律法规,例如美国FDA对膳食补充剂的管理、欧盟对草药产品的传统草药注册指令(THMPD)、日本对汉方药的原料溯源要求等。建议企业在出口前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并与专业第三方检测机构合作,完成重金属、农残、微生物等指标检测,附上中英文合规说明书,提升通关成功率。
再者,物流与仓储方案需精细化设计。中药材多为天然产物,易受潮、变质或引发检疫问题,因此推荐采用恒温恒湿的专业包装,并选择具备跨境冷链或特殊货物运输能力的物流服务商。同时,可考虑在海外仓提前备货,结合9710模式下的“前置仓+本地配送”策略,缩短交付周期,提升客户体验。部分综试区还提供“9710+海外仓”联动退税政策,进一步降低企业资金压力。
此外,税务与外汇管理也不容忽视。9710模式下,企业可凭电商平台交易数据、物流单据和报关单申请出口退税,相较传统一般贸易流程更为便捷。但需注意的是,所有交易必须真实、可追溯,避免虚开发票或刷单行为。外汇方面,应通过正规跨境支付渠道收汇,确保资金流与信息流一致,防范合规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中药材都适合通过9710模式出口。目前白名单仍对濒危物种(如野生人参、石斛)、毒性药材(如附子、半夏)以及需特殊许可的中药饮片保持严格管控。企业应密切关注商务部、海关总署及国家药监局发布的最新目录,动态调整产品策略,避免触碰政策红线。
展望未来,随着RCEP框架下区域贸易便利化程度加深,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中医药认可度不断提升,中药材跨境电商出口前景广阔。9710模式不仅是一条合规高效的物流通道,更是推动中医药国际化的重要载体。企业应抓住政策红利,强化品牌建设,推动从“原料输出”向“标准输出”“文化输出”转型。
总之,跨境电商白名单的更新为药食中药材出口打开了新窗口。借助9710模式,企业可在保障合规的基础上,实现订单数字化、物流智能化、财税透明化,全面提升国际竞争力。唯有顺势而为、精细运营,方能在全球健康消费浪潮中赢得先机。
Copyright © 2024-2025 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