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
药食目录扩容至110种!中药材商怎么抢滩新增品种先机?
2025-10-21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中医药事业的持续支持以及公众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药食同源理念逐渐深入人心。2024年,国家相关部门正式将“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目录(简称“药食目录”)扩容至110种,新增包括黄精、灵芝、铁皮石斛、党参、肉苁蓉等在内的十余种中药材。这一政策调整不仅为大健康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中药材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市场机遇。

此次目录扩容,标志着中药材在食品领域的合法化路径进一步拓宽。过去,许多具有滋补功效的中药材因缺乏明确的身份认定,难以大规模进入普通食品市场。如今,随着监管体系的完善和科学评估的推进,更多具备安全性和传统食用基础的中药材得以“转正”,为食品、保健品、功能性饮料、代茶饮等产品开发提供了合规原料支持。

对于中药材商而言,这不仅是政策红利,更是一场抢占市场先机的战略博弈。如何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率先布局新增品种,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首先,精准把握市场需求,锁定高潜力品种是关键。新增的110种药食同源物质中,部分品种如黄精、灵芝、铁皮石斛等早已在民间广泛使用,具备较高的认知度和消费基础。以黄精为例,其“久服轻身延年”的传统功效契合现代人对抗衰老、增强免疫力的需求,在养生茶饮、即食膏方、代餐粉等领域已有初步应用。中药材商可优先聚焦此类“高认知+高需求”的品种,快速整合资源,推出标准化、可溯源的产品线。

其次,构建从源头到终端的全产业链优势,是赢得竞争的核心。中药材的价值不仅在于品种本身,更在于品质的稳定性和供应链的可控性。以党参为例,其道地产区主要集中在山西、甘肃等地,若企业能在产地建立规范化种植基地,推行GAP(良好农业规范)标准,并配套初加工与仓储物流体系,就能有效控制成本、保障原料质量,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同时,通过与科研机构合作开展成分分析、功效验证和安全性评估,还能为产品提供科学背书,增强消费者信任。

再者,创新产品形态,推动中药材“破圈”消费,是打开增量市场的突破口。传统的中药材多以饮片、煎剂形式出现,使用门槛较高,难以吸引年轻群体。而药食同源政策的放开,为中药材融入现代生活方式创造了条件。例如,将灵芝提取物添加进能量饮料或睡眠软糖,把铁皮石斛制成即冲即饮的冻干粉,或将肉苁蓉应用于男性健康功能食品,都是极具潜力的方向。中药材商应联合食品科技企业,探索便捷化、时尚化、场景化的产品设计,让“中药味”变得更贴近日常生活。

此外,品牌化运营与合规营销也不容忽视。尽管新增品种已纳入药食目录,但在宣传推广时仍需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法》及相关广告法规,避免夸大功效、误导消费者。企业可通过打造专业品牌形象,讲述药材产地故事,传递“科学养生”理念,逐步建立用户忠诚度。同时,借助电商平台、社交媒介和私域流量运营,实现精准触达与高效转化。

最后,政策红利的背后也伴随着挑战。目录扩容并不意味着所有新增品种都能迅速商业化。部分药材仍面临野生资源稀缺、人工种植技术不成熟、标准体系不统一等问题。例如,野生铁皮石斛资源濒危,人工培育虽已突破,但品质参差不齐;肉苁蓉依赖寄主植物生长,规模化种植难度较大。对此,企业需加强与政府、科研单位的合作,积极参与标准制定和技术攻关,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

总体来看,药食目录扩容至110种,为中药材商打开了通往大健康消费市场的大门。谁能率先完成品种筛选、资源整合、产品创新和品牌建设的闭环,谁就有望在新一轮产业变革中占据领先地位。未来,随着消费者对个性化、功能性健康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中药材不再仅仅是“治病”的工具,更将成为“防病”“养身”的日常选择。这场由政策引领、市场驱动的产业升级,正在重塑中医药现代化的发展路径,也为传统药材赋予了全新的时代价值。

18601987707 CONTACT US

公司: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平南社区龙岗路19号东森商业大厦(东嘉国际)5055A16

Q Q:76675061

Copyright © 2024-2025 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5447183号-1

咨询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电话:18601987707
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