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中药材产业作为兼具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重要抓手,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四川省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中医药文化底蕴,大力发展以“川天麻”为代表的道地药材产业,积极探索“数智助药”的现代化发展路径,不仅提升了药材品质与产业效益,更成为推动乡村“产业强”“农民富”的关键力量。
四川地处西南腹地,气候湿润、山地广布,为天麻等高山药材提供了理想的生长环境。尤其是宜宾、乐山、雅安等地,常年云雾缭绕、昼夜温差大,所产天麻有效成分含量高,素有“中国天麻之乡”的美誉。然而长期以来,由于种植技术落后、市场信息不对称、产业链条短等问题,川天麻虽品质优良却难以形成品牌效应,农户增收空间有限。如何破局?数字化与智能化的深度融合,正在为这一传统产业注入新动能。
近年来,四川多地加快布局“智慧农业”体系,在天麻种植环节引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通过在林下种植区部署温湿度传感器、土壤监测设备和远程监控系统,实现对天麻生长环境的实时感知与精准调控。例如,在宜宾高县的部分示范基地,农户可通过手机APP随时查看林间数据,并根据系统提示调整遮阴度、喷灌频率等管理措施,显著提高了成活率和产量。同时,基于历史数据建立的生长模型,还能预测最佳采收期,避免因过早或过晚采挖导致品质下降。
在加工与流通环节,“数智化”同样发挥着关键作用。传统天麻多以初级干品形式销售,附加值低。如今,借助区块链溯源系统,每一公斤天麻从种植、采收、加工到出厂都实现了全程可追溯,消费者扫码即可了解产品“身世”,极大增强了市场信任度。与此同时,地方政府联合科研机构开发出天麻粉、天麻胶囊、天麻酒等一系列精深加工产品,并通过电商平台拓展销路。数据显示,2023年川天麻线上销售额同比增长近70%,部分龙头企业年营收突破亿元大关,带动周边数千户农民稳定增收。
更为深远的影响在于,数字技术的下沉正在重塑乡村产业生态。过去,农民获取市场信息主要依赖中间商,议价能力弱。如今,通过“数字乡村服务平台”,农户可以直接对接药材收购企业、连锁药店甚至制药公司,减少了流通层级,提高了收益分成。一些地区还推出了“天麻产业地图”,整合种植面积、产量预估、价格走势等数据,帮助农户科学决策,避免盲目扩种带来的市场风险。更有年轻人才回流乡村,创办电商工作室、直播带货团队,让“川天麻”走出大山、走向全国。
值得一提的是,川天麻产业的发展始终坚持生态优先原则。天麻属兰科植物,依赖蜜环菌共生生长,通常采用仿野生林下栽培模式,不占用耕地,不破坏森林结构,反而有助于林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这种“不砍树、能致富”的绿色产业形态,完美契合乡村振兴中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重目标。据测算,每亩林下天麻年均收益可达8000元以上,是传统林业收入的数倍,真正实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政策支持也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四川省将中药材纳入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设立专项资金扶持良种繁育、标准化基地建设和科技创新。多地推行“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保底收购、利润返还等方式,确保农民共享产业增值红利。此外,职业培训项目持续开展,每年培训数千名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农人”,为产业可持续发展储备人才。
展望未来,随着国家对中医药事业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以及消费者对健康产品需求的日益旺盛,川天麻产业前景广阔。下一步,应进一步深化数字技术应用,推动5G、AI与中药材全产业链深度融合,打造集智能种植、透明加工、精准营销于一体的现代中药产业示范带。同时,加强品牌建设,讲好“川药故事”,提升“川天麻”在全国乃至国际市场的影响力。
数智赋能,不仅让一株小小的天麻焕发出科技光芒,更点燃了万千农民致富的希望。在巴蜀大地的青山绿水间,川天麻正以其独特的药用价值与产业魅力,书写着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生动篇章——产业更强了,农民更富了,乡村的未来也更加可期。
Copyright © 2024-2025 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