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随着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电商+农业”模式逐渐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在四川广袤的山野之间,一种古老的中药材——杜仲,正通过直播带货这一新兴方式走出大山,走进千家万户,不仅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入增长,也为传统中药材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杜仲,作为中国传统名贵药材之一,具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等功效,素有“植物黄金”之称。四川地处长江上游,气候湿润、土壤肥沃,尤其适合杜仲生长。长期以来,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优质的川产杜仲难以走出产地,市场认知度低,价格长期低迷,导致许多药农种植积极性不高,产业发展缓慢。
然而,随着电商平台的普及和直播技术的成熟,这一局面正在悄然改变。越来越多的返乡青年、乡村干部和本地企业开始尝试通过直播平台推介本地道地药材。他们走进杜仲林,架起手机,用最真实、最接地气的方式向全国网友展示杜仲的生长环境、采收过程和加工工艺。镜头前,药农一边剥下杜仲树皮,一边讲解其药用价值;直播间里,弹幕不断滚动,“这是纯天然的吗?”“怎么购买?”“支持家乡特产!”等问题与鼓励交织,形成了一幅新时代农村电商的生动图景。
直播不仅拉近了消费者与产地的距离,更打通了从田间到餐桌的“最后一公里”。以往,杜仲从采摘到销售要经过多级中间商,层层加价,药农所得有限。如今,通过直播直销,产品可以直接送达消费者手中,减少了流通环节,提升了利润空间。一位来自四川巴中的杜仲种植户表示:“以前一斤杜仲卖不到20元,现在通过直播,优质杜仲能卖到50元以上,而且订单稳定,再也不愁销路了。”
更为重要的是,直播助销不仅仅是卖货,更是一种品牌塑造的过程。在直播中,主播们反复强调“道地药材”“生态种植”“非遗工艺”等关键词,逐步建立起消费者对“川杜仲”的信任与认同。一些地方还推出了溯源系统,消费者扫码即可查看杜仲的种植地块、采收时间、质检报告等信息,真正实现了“看得见的品质”。这种透明化、标准化的运营模式,不仅提升了产品附加值,也为川杜仲走向高端市场奠定了基础。
与此同时,地方政府也在积极引导和支持“直播+农业”模式的发展。四川多地已设立电商孵化中心,开展直播技能培训,扶持本土主播成长。部分县市还将杜仲产业纳入乡村振兴重点工程,整合资金、土地、技术等资源,打造集种植、加工、销售、文旅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条。例如,某县依托杜仲林区开发“中医药康养旅游”项目,游客不仅可以参观杜仲基地,还能参与采收体验、药膳制作等活动,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提升综合效益。
“电商+农业”模式的成功实践,也让人们看到了乡村振兴的新路径。它不仅解决了农产品“卖难”问题,更激发了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许多年轻人看到家乡的发展机遇,纷纷选择返乡创业,成为新农人、新主播。他们用现代思维改造传统产业,用互联网工具连接广阔市场,为乡村注入了青春与活力。
当然,直播助销也面临挑战。比如,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物流成本高、售后服务不完善等问题仍需解决。此外,如何避免同质化竞争、打造差异化品牌,也是未来发展的关键。这就要求政府、企业与农户协同发力,加强标准建设,提升供应链能力,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
可以预见,随着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深入应用,农村电商将进入更加智能化、精细化的发展阶段。而川杜仲的故事,正是这一变革浪潮中的一个缩影。它告诉我们,只要敢于创新、善于借力,深藏于山野之间的优质资源,终将焕发出耀眼的光芒。
当一根根杜仲树皮通过屏幕被全国消费者认识和喜爱,当一场场直播带来订单与希望,乡村振兴不再是遥远的梦想,而是正在发生的现实。在这条“电商+农业”的新路上,川杜仲不仅点亮了山区的经济之光,更照亮了无数农民通往幸福生活的康庄大道。
Copyright © 2024-2025 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