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
药旅融合拓市场 浙山楂绘乡村振兴“文旅+药产”新场景
2025-10-17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各地积极探索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径。在浙江,一种以“药旅融合”为核心的发展模式正在悄然兴起,成为推动乡村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依托丰富的中药材资源与深厚的文化底蕴,浙山楂产业正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文旅+药产”融合发展之路,不仅拓宽了市场空间,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浙江素有“东南药库”之称,中药材种植历史悠久,品种丰富。其中,山楂作为传统道地药材之一,在浙南、浙西等地广泛种植,具有消食化积、活血化瘀等功效,深受中医药界认可。然而,长期以来,山楂产业多以初级加工为主,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难以形成规模化效益。面对这一困境,部分县市开始探索将山楂产业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打造集种植、加工、康养、研学、休闲于一体的综合发展模式,实现从“卖产品”向“卖体验”的转变。

在丽水、衢州等地,一些乡镇率先试点“药旅融合”项目。当地以山楂种植基地为依托,建设中医药文化主题园区,配套打造山楂博物馆、中医养生馆、药膳餐厅、手工作坊等设施,吸引游客前来观光体验。每逢山楂成熟季节,漫山遍野的红果挂满枝头,吸引大批摄影爱好者和亲子家庭前来采摘游玩。游客不仅可以亲手采摘山楂,还能参与制作山楂片、山楂糕、山楂酒等传统食品,深入了解中医药文化知识,感受“药食同源”的独特魅力。

与此同时,地方政府积极推动山楂产品的品牌化与标准化建设。通过地理标志认证、绿色有机认证等方式提升产品质量,并借助电商平台拓展销售渠道。一些企业开发出山楂酵素、山楂胶囊、山楂茶饮等高附加值产品,满足都市人群对健康养生的需求。更有企业联合中医机构研发以山楂为主要成分的功能性保健品,进入连锁药店和健康管理平台,进一步打开中高端市场。

“药旅融合”不仅带动了山楂产业的升级,也有效促进了农村就业和农民增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许多外出务工的年轻人选择返乡创业,开设民宿、农家乐或参与合作社经营。据统计,某重点示范村自发展药旅项目以来,村民人均年收入增长超过30%,集体经济年收入翻了一番。更可喜的是,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和人居环境的改善,村庄面貌焕然一新,形成了“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良性循环。

文化的深度挖掘是“药旅融合”成功的关键。浙江多地注重将山楂产业与地方非遗、民俗节庆相结合,举办“山楂文化节”“中医药健康周”等活动,邀请名中医开展义诊讲座,组织青少年参与中医药研学课程。这些活动不仅增强了游客的参与感和获得感,也提升了山楂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有游客表示:“在这里不仅能买到放心的山楂制品,还能学到实用的养生知识,真正实现了身心双养。”

此外,数字化手段的应用也为“药旅融合”插上了科技的翅膀。一些地区引入智慧农业系统,对山楂种植全过程进行数据监测与管理;通过VR技术还原古代采药场景,增强游客沉浸式体验;利用大数据分析游客偏好,精准推送定制化旅游线路和产品组合。这种“科技+文化+产业”的融合模式,极大提升了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当然,“药旅融合”在推进过程中也面临挑战。如专业人才短缺、资金投入大、跨部门协调难度高等问题仍需破解。未来,应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出台专项扶持政策,鼓励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合作,培养复合型人才;同时引导社会资本有序进入,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农户参与的多元共建机制。

可以预见,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深入实施和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不断提升,“药旅融合”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浙山楂产业的实践表明,只要立足资源禀赋,坚持创新驱动,深挖文化内涵,完全可以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绘就一幅“产业旺、文化兴、生态优、百姓乐”的美丽画卷。这不仅是传统产业的突围之路,更是新时代乡村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

18601987707 CONTACT US

公司: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平南社区龙岗路19号东森商业大厦(东嘉国际)5055A16

Q Q:76675061

Copyright © 2024-2025 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5447183号-1

咨询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电话:18601987707
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