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
药旅融合拓新径 浙山楂绘乡村振兴“文旅兴”“产业兴”新画面
2025-10-17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各地积极探索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径。在浙江,一场以“药旅融合”为核心的创新实践正悄然展开,其中,浙山楂作为地方特色中药材资源,不仅承载着深厚的中医药文化底蕴,更成为撬动乡村经济振兴的重要支点。通过将山楂种植与中医药文化、生态旅游、健康养生深度融合,浙江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文旅兴”“产业兴”双轮驱动之路,绘就了乡村振兴的新画卷。

浙山楂,学名山里红,是浙江山区广泛分布的一种传统药用植物。其果实富含黄酮类、有机酸等活性成分,具有消食化积、活血化瘀等功效,在《本草纲目》中早有记载。长期以来,浙山楂多以初级农产品形式销售,附加值低,产业发展受限。然而,随着大健康产业的兴起和人们对中医药养生理念的日益重视,山楂的药用价值被重新挖掘,为乡村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契机。

在丽水、衢州、台州等地,当地政府依托丰富的山地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推动山楂规模化、标准化种植,并引入现代科技提升品质。通过建立种苗繁育基地、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实施地理标志保护,浙山楂的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更为关键的是,各地开始探索“药材+旅游”的融合发展模式,打造集种植、加工、研学、康养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条。

走进龙泉市宝溪乡的“浙山楂生态产业园”,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片郁郁葱葱的山楂林。每到秋季,红彤彤的果实挂满枝头,吸引大批游客前来采摘体验。园区内设有山楂文化展示馆,通过图文、实物、多媒体等形式,系统介绍山楂的药用历史、中医理论和现代研究成果。游客不仅可以了解中医药知识,还能参与制作山楂糕、山楂茶、山楂酒等传统食品,沉浸式感受中医药文化的魅力。

与此同时,当地还开发了“中医养生之旅”主题线路,结合山楂的健脾消食功效,推出定制化健康餐单和调理方案。游客在品尝山楂宴的同时,可接受中医体质辨识、经络调理等服务,真正实现“寓养于游”。这种“药旅融合”的新模式,不仅延长了产业链,也显著提升了产品的附加值和游客的消费黏性。

产业的兴旺离不开龙头企业的带动。在遂昌县,一家专注于山楂深加工的企业通过与科研机构合作,成功研发出山楂提取物胶囊、山楂多酚抗氧化口服液等高附加值产品,并获得国家保健品批文。企业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统一供种、统一技术、统一收购,有效保障了农民收益。据统计,参与山楂种植的农户年均增收超万元,部分村庄甚至实现了整村脱贫。

更令人欣喜的是,药旅融合的发展还激活了乡村的文化活力。在文成、泰顺等地,以山楂为主题的民俗节庆活动逐年升温。“山楂文化节”“中医药非遗展演”“乡村药膳大赛”等活动轮番上演,吸引了大量城市居民前来打卡。这些活动不仅传播了中医药文化,也重塑了乡村形象,增强了村民的文化自信。

值得一提的是,数字化手段的融入进一步加速了产业跃升。通过搭建“云上山楂”智慧平台,实现种植环境监测、产品溯源、线上销售一体化管理。消费者扫描包装上的二维码,即可查看山楂从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增强了信任感。电商平台和直播带货的兴起,也让浙山楂走出深山,畅销全国。

浙山楂的崛起,是浙江推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它证明,传统产业只要找准融合切入点,就能焕发新生机。药旅融合不仅带来了经济效益,更促进了生态保护、文化传承与社会治理的协同进步。未来,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深入实施,中医药与文旅产业的结合将更加紧密。浙江应继续深化创新驱动,完善政策支持,培育更多像浙山楂这样的特色品牌,推动乡村从“输血”向“造血”转变。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浙山楂的故事告诉我们,唯有立足本地资源禀赋,深挖文化内涵,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才能真正实现“产业兴”与“文旅兴”的良性互动。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一粒小小的山楂,正书写着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的动人篇章。

18601987707 CONTACT US

公司: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平南社区龙岗路19号东森商业大厦(东嘉国际)5055A16

Q Q:76675061

Copyright © 2024-2025 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5447183号-1

咨询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电话:18601987707
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