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智慧农业、数智乡村建设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在四川绵阳涪江流域,素有“药中黄金”之称的川麦冬正借助数字化、智能化手段,实现从种植到加工、销售全链条的转型升级,不仅提升了产品品质与市场竞争力,更以产业振兴为支点,撬动了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川麦冬作为中国传统道地药材之一,已有上千年的种植历史,尤以四川三台县所产最为著名,其根茎肥大、质地柔韧、有效成分含量高,被广泛用于中医药配方中,具有润肺止咳、养阴生津等功效。然而,长期以来,川麦冬产业面临种植分散、标准不一、信息滞后、产销脱节等问题,导致优质难以优价,农户增收乏力,产业发展陷入瓶颈。
面对挑战,三台县率先探索“数智赋能药材链”的新模式。依托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构建起覆盖“田间—车间—市场”的全流程数字化管理体系。在种植环节,通过部署土壤传感器、气象站、无人机巡田等设备,实时采集温湿度、光照、土壤养分等数据,结合AI算法生成精准施肥、灌溉和病虫害预警方案,实现科学种植、绿色防控。农户只需打开手机APP,就能查看自家地块的生长状况和管理建议,极大降低了技术门槛,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加工环节,当地引入智能化烘干、清洗与分拣生产线,利用机器视觉技术对麦冬进行分级筛选,确保每一批次产品的规格统一、品质稳定。同时,建立质量追溯系统,将每批药材的种植户信息、农事记录、检测报告等数据上链存证,消费者扫码即可了解产品“前世今生”,增强了品牌信任度。这种“从田头到舌尖”的透明化管理,不仅满足了高端市场对安全与品质的严苛要求,也助力川麦冬成功进入大型连锁药企和电商平台供应链。
更为关键的是,数字经济打破了传统农产品流通的地域限制。通过搭建“川麦冬产业云平台”,整合生产、仓储、物流、交易等多方资源,实现供需智能匹配。政府联合龙头企业、合作社和电商团队,开展直播带货、社群营销、跨境出口等多元化销售渠道拓展。2023年,三台县川麦冬网络销售额同比增长超过65%,部分精品礼盒远销东南亚、中东等地,真正实现了“小药材卖向大世界”。
数智化转型不仅带来了经济效益的提升,更深刻改变了乡村的发展面貌。随着产业链条的延伸,当地涌现出一批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农人”,年轻人返乡创业热情高涨。一些村庄依托麦冬产业打造中药材观光园、康养体验基地,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村集体通过土地入股、服务配套等方式参与产业链分红,集体经济收入显著增加。基础设施随之改善,宽带入户、冷链物流、智慧仓储等项目相继落地,乡村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水平同步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地方政府在推动数智化过程中注重“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一方面加大财政支持和技术培训力度,帮助中小农户接入数字系统;另一方面强化标准制定与品牌保护,防止恶性竞争和假冒伪劣冲击市场。通过政企协作、产学研联动,形成了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农民参与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如今,川麦冬已不仅是地方特色农产品,更是科技兴农、产业强村的生动缩影。数据显示,2023年三台县麦冬种植面积达6万余亩,年产值突破18亿元,带动近10万农民增收致富。更重要的是,这一模式为其他中药材乃至整个农业领域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展望未来,随着5G、AI大模型、低空经济等新技术的进一步应用,药材产业链的智能化水平还将持续升级。当古老中药遇上现代科技,当传统农业拥抱数字经济,川麦冬的故事告诉我们:乡村振兴不是简单的资源投入,而是系统性变革与创新动能的释放。唯有以数智为笔,以土地为纸,才能绘就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壮丽画卷。在这条通往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川麦冬正以其独特的方式,书写着新时代的乡土中国篇章。
Copyright © 2024-2025 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