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
订单农业保民生 浙元胡助乡村振兴“农民稳收”“产业稳进”
2025-10-17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传统农业正逐步向高效、集约、可持续的方向转型。在这一背景下,“订单农业”作为一种新型产销模式,正在全国多地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浙江省以“浙元胡”为代表的中药材产业,正是通过订单农业模式,实现了农民稳收、产业稳进的双赢局面,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浙元胡,即浙江产的延胡索,是传统中药材中的重要品种,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功效,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妇科病及慢性疼痛治疗等领域。作为道地药材,浙元胡在磐安、东阳、缙云等地已有数百年种植历史,素有“中国元胡之乡”的美誉。然而,长期以来,农户分散种植、市场信息不对称、价格波动大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产业发展,导致农民增收难、产业提质慢。

为破解这一困局,浙江省积极探索“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订单农业模式。由龙头企业与种植户签订收购协议,明确种植面积、质量标准和保底收购价格,从源头保障产品品质与销路稳定。这种“先找市场、再抓生产”的方式,有效规避了传统农业“种了卖不掉、卖了又亏钱”的风险,让农民吃上了“定心丸”。

以磐安县为例,当地依托中药材产业联盟,推动多家制药企业与村级合作社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每年春耕前,企业根据市场需求下达种植计划,提供种苗、技术指导和统一农资,并承诺按不低于市场均价的价格收购。农户只需按照标准进行规范化种植,便可实现“种得放心、卖得安心”。2023年,全县浙元胡种植面积突破1.8万亩,带动近万户农户参与,户均增收超万元,真正实现了“小药材”撬动“大民生”。

订单农业不仅保障了农民收入的稳定性,更推动了整个产业链的升级。在“保底收购+优质优价”的激励机制下,农户更加注重科学种植和品质提升,倒逼生产环节向绿色化、标准化迈进。同时,企业也因获得稳定优质的原料供应而降低了采购成本和质量风险,增强了市场竞争力。此外,政府通过政策扶持、技术培训、品牌打造等手段,进一步优化了产业生态。如“磐安药膳”“浙八味”区域公用品牌的推广,显著提升了浙元胡的市场认知度和附加值。

更为深远的是,订单农业正在重塑乡村经济格局。过去,农村劳动力外流严重,土地撂荒现象普遍;如今,随着中药材产业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返乡创业,投身现代农业。他们运用电商直播、冷链物流、数字农业等新技术,拓展销售渠道,提升运营效率,使传统农业焕发新生机。一些村庄还依托浙元胡产业,发展起观光农业、康养旅游等新业态,走出了一条“以药促旅、以旅带农”的融合发展之路。

值得一提的是,浙元胡订单农业的成功实践,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其核心在于构建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联结机制,将原本松散的农户与现代市场紧密连接,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闭环。这不仅增强了农业抗风险能力,也提升了资源配置效率,真正实现了“农民稳收”与“产业稳进”的良性循环。

当然,订单农业的发展仍面临一些挑战。如部分企业履约意识不强、合同纠纷处理机制不健全、小农户组织化程度低等问题仍需进一步解决。未来,应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完善信用体系,推动农业保险与订单农业深度融合,为各方权益提供坚实保障。同时,要加大科技投入,推进智慧农业平台建设,实现从种植到加工、销售的全流程数字化管理。

总而言之,订单农业作为一种连接小农户与大市场的桥梁,在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推动产业升级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浙元胡产业的蓬勃发展,正是这一模式在浙江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生动写照。它不仅让农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也让乡村振兴的步伐更加稳健有力。面向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制度创新和技术进步的持续推进,订单农业将在更广阔的田野上绘就一幅幅丰收富足的美丽乡村新画卷。

18601987707 CONTACT US

公司: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平南社区龙岗路19号东森商业大厦(东嘉国际)5055A16

Q Q:76675061

Copyright © 2024-2025 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5447183号-1

咨询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电话:18601987707
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