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不断加快。在这一背景下,“订单农业”作为一种新型农业经营模式,正以其“以销定产、产销对接”的优势,成为推动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而在众多特色农产品中,云茯苓凭借其独特的药用价值和市场潜力,正在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金钥匙”。通过“订单农业+云茯苓”的融合发展模式,不仅夯实了乡村产业根基,更实现了农民增收致富的“稳”与“实”。
订单农业:打通产销堵点,稳定产业发展
传统农业长期面临“种什么、卖给谁、卖多好”的难题,农户往往因信息不对称、市场波动大而承担较高风险。而订单农业通过企业与农户签订购销合同,明确种植品种、数量、价格及收购方式,有效解决了“种得出、卖不掉”的困境。特别是在云茯苓这类高附加值中药材的种植中,订单农业的作用尤为突出。
以云南部分山区为例,当地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适宜的气候条件,大力发展云茯苓种植。企业提前与合作社或农户签订保底收购协议,提供种苗、技术指导和统一管理标准,农户只需按要求规范种植,收获后由企业统一收购。这种“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不仅降低了农户的市场风险,也保障了原料的品质稳定,形成了良性循环。
更为重要的是,订单农业增强了农业生产的计划性和可持续性。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制定年度种植计划,农户据此安排生产,避免了盲目扩种导致的产能过剩和价格下跌。同时,稳定的销售渠道也吸引了更多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为乡村注入了人才活力,进一步巩固了产业发展的根基。
云茯苓:小药材撬动大产业,助力农民增收
云茯苓是茯苓的一种优质品类,主产于云南高海拔山区,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安神等功效,广泛应用于中医药、保健品和功能性食品领域。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养生的关注度提升,云茯苓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价格稳中有升,成为山区群众增收的重要来源。
在订单农业的支撑下,云茯苓种植不再是“靠天吃饭”的粗放模式,而是走向标准化、规模化和品牌化。企业投入资金建设示范基地,推广林下仿野生栽培技术,提升产品品质;同时引入溯源系统,实现从种植到加工的全过程可追溯,增强消费者信任。这种高品质的云茯苓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售价比普通茯苓高出30%以上,直接带动农户收入提升。
据某地统计,参与订单种植的农户户均年增收超2万元,部分种植大户年收入突破10万元。更令人欣喜的是,产业链的延伸带来了更多就业机会——从采挖、初加工到包装、物流,每一个环节都吸纳了本地劳动力,尤其是留守妇女和老年人也能在家门口实现灵活就业。这种“家门口挣钱”的模式,极大提升了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产业稳、增收实:构建可持续乡村振兴新格局
“产业稳”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增收实”是农民幸福的保障。订单农业与云茯苓产业的深度融合,正是实现这两项目标的有效路径。它不仅改变了传统农业“单打独斗”的局面,还通过资源整合、利益联结,构建起多方共赢的产业生态。
政府也在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通过政策扶持、基础设施建设和品牌推广,为订单农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例如,设立专项补贴鼓励企业与农户签约,建设冷链物流体系解决运输难题,组织展销会拓展市场渠道等。这些举措进一步增强了产业韧性,使云茯苓真正成为“致富菇”“黄金苓”。
展望未来,随着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订单农业将更加智能化。通过大数据分析市场需求,精准匹配种植规模;利用物联网监测生长环境,提升管理效率;借助电商平台拓宽销售渠道,让云茯苓走出大山、走向全国乃至国际市场。这不仅将进一步提升产业效益,也将为更多乡村探索出一条可复制、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总之,订单农业为乡村产业注入了“稳定剂”,云茯苓则成为了农民增收的“加速器”。两者的有机结合,正在书写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生动篇章。当产业根基越来越牢,农民腰包越来越鼓,广袤乡村必将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
Copyright © 2024-2025 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