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浙江省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引领下,积极探索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共同富裕的新路径。其中,“浙郁金”合作社作为典型代表,依托政策支持、产业融合和“抱团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以中药材种植为主导、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这一实践不仅为乡村经济注入了新活力,也为全国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浙江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山地丘陵广布,土壤肥沃,气候湿润,非常适宜中药材生长。特别是“浙郁金”,作为道地药材之一,具有活血化瘀、行气解郁的功效,在中医药市场中享有较高声誉。然而,过去由于种植分散、技术落后、市场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农户单打独斗难以形成规模效应,收益长期偏低。面对这一困境,地方政府主动作为,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为合作社的发展保驾护航。
首先,政策层面给予了全方位支持。浙江省农业农村厅联合地方财政、科技、税务等部门,推出专项补贴、低息贷款、技术培训等配套措施。例如,对加入合作社的农户给予每亩500元的种植补贴,对建设标准化种植基地的企业提供最高100万元的项目资金支持。同时,简化审批流程,鼓励土地流转,推动规模化经营。这些政策有效降低了农户的投入成本和经营风险,激发了参与积极性。
其次,合作社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模式,实现了资源整合与利益共享。以缙云县为例,当地成立“浙郁金”中药材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吸纳周边20余个村级合作社,覆盖种植户1800余户,种植面积达1.2万亩。合作社统一提供种苗、技术指导、农资采购和产品销售,形成从田间到市场的完整产业链。农户只需负责日常管理,其余环节由合作社统筹运作,极大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更为关键的是,“抱团发展”模式打破了小农经济的局限,增强了市场议价能力。过去,农户各自为政,销售渠道狭窄,常被中间商压价。如今,合作社整合资源,与大型药企、连锁药店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并借助电商平台拓展线上市场。2023年,“浙郁金”品牌通过直播带货、社群营销等方式,实现线上销售额超3000万元,较上年增长65%。与此同时,合作社还积极申请地理标志认证和绿色食品标识,提升品牌附加值,使产品溢价能力显著增强。
在科技支撑方面,政府引导科研院所与合作社对接,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浙江省中药研究所派驻专家团队,开展良种选育、病虫害防治、有机栽培等关键技术攻关。目前,“浙郁金”已培育出抗逆性强、有效成分含量高的新品种,并推广水肥一体化、无人机植保等智慧农业技术,亩均产量提升30%以上,农药使用量减少40%,真正实现了生态高效种植。
值得一提的是,合作社的发展不仅带来了经济效益,更促进了乡村社会的全面进步。通过“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的分配机制,农户收入结构更加稳定。据统计,参与合作社的农户年均增收达1.8万元以上,部分核心成员年收入突破10万元。此外,合作社还优先吸纳低收入农户就业,设立公益岗位,助力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许多外出务工青年看到家乡发展机遇,纷纷返乡创业,为乡村注入新鲜血液。
教育、文化、基础设施也在发展中同步提升。依托合作社收益,村集体投资修建道路、灌溉设施,改善人居环境;举办中药材文化节、农旅体验活动,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开设农民夜校,普及现代农业知识,提升村民综合素质。一个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美丽乡村正逐步成型。
展望未来,浙江将继续深化“政策护航、合作社主导、农户参与、科技赋能”的发展模式,进一步扩大“浙郁金”品牌影响力,打造全国知名的中药材产业集群。同时,探索更多适合山区发展的特色产业合作模式,让更多农民在“抱团发展”中共享发展成果,真正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化路径。
可以说,“政策护航合作社,浙郁金带富乡村”不仅是产业振兴的生动写照,更是共同富裕理念在基层落地生根的有力证明。它告诉我们:只有把农民组织起来,用好政策红利,激活内生动力,才能让乡村焕发持久生机,让广大农民走上稳定增收、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
                        Copyright © 2024-2025 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