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随着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直播电商作为一种新兴商业模式,正在深刻改变传统农产品的销售格局。在浙江杭州,一场以“直播助销道地药材”为主题的创新实践,正悄然推动着当地特色中药材——浙杭白菊的产业振兴,并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通过“货走出去、钱引进来”的双向循环,不仅让优质白菊走向全国市场,更让农民的钱袋子实实在在鼓了起来。
浙杭白菊,作为浙江道地药材之一,素有“清凉明目、疏风散热”的美誉,历史悠久,品质优良。然而长期以来,受限于传统销售渠道狭窄、品牌影响力不足和信息不对称等问题,许多优质白菊难以走出本地,种植户收益增长缓慢。不少农户虽辛勤耕耘,却常常面临“丰产不丰收”的困境。如何打通从田间到消费者的“最后一公里”,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一大瓶颈。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直播电商的兴起为破解难题提供了新路径。依托短视频平台与电商平台的深度融合,越来越多的新农人、返乡青年和地方企业开始尝试通过直播带货的方式推广浙杭白菊。镜头前,主播们穿梭于金黄的菊田之间,一边采摘新鲜菊花,一边讲解其生长环境、药用价值和冲泡方法,真实、直观、互动性强的内容迅速吸引了大量消费者关注。
一位来自余杭径山的种植户王大姐感慨道:“以前我们卖菊花靠赶集、走亲戚,一季下来也卖不了多少。现在学会了开直播,手机一拿,话筒一开,全国各地的人都能看见我们的菊花,订单像雪花一样飞进来。”据统计,2023年秋季,仅余杭、富阳等地通过直播渠道销售的浙杭白菊就突破了50万斤,销售额同比增长超过180%,部分合作社单日直播成交额破百万元,真正实现了“小菊花撬动大产业”。
直播不仅是销售渠道的革新,更是品牌塑造的重要契机。过去,“浙杭白菊”虽有名气,但缺乏统一标准和品牌包装,容易被市场混淆。如今,借助直播平台的流量优势,地方政府联合农业部门、电商平台共同打造区域公用品牌,推出“地理标志+直播认证”模式,确保每一朵售出的白菊都可溯源、有保障。同时,通过内容营销讲述“一朵菊花背后的故事”——从土壤检测到人工除草,从低温烘干到手工筛选,全方位展现其绿色生态与匠心工艺,极大提升了产品的附加值和消费者信任度。
更为深远的是,直播助销带来的不仅是收入增长,更激发了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随着订单量上升,当地开始建设现代化加工车间、冷链物流体系和电商服务中心,带动了包装、运输、客服等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许多年轻人看到家乡的发展机遇,纷纷选择回乡创业,形成了“人才回流、资金回哺、产业回升”的良性循环。一些村庄还依托白菊产业打造“菊园观光+研学体验+民宿餐饮”的农旅融合新模式,进一步拓宽增收渠道。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模式的成功离不开多方协同支持。地方政府出台专项扶持政策,提供直播培训、设备补贴和技术指导;电商平台开通“助农专区”,给予流量倾斜;高校和科研机构则参与品种改良与质量检测,提升产品竞争力。这种“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的合作机制,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放眼未来,直播助销道地药材的探索仍在深化。随着5G、AI、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个性化推荐、智能客服、虚拟主播等新形式将进一步优化消费体验。而浙杭白菊的成功经验,也为其他地区特色农产品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板——只要找准定位、善用数字工具、坚持品质为本,再小的山货也能登上大舞台。
当金秋的阳光洒满菊田,镜头对准那一片片洁白如雪的花瓣,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场直播的热闹,更是一个个家庭命运的转变,是一座座村庄活力的复苏。浙杭白菊正乘着数字东风,走出深巷,走进千家万户;而乡村振兴的画卷,也在这一朵朵绽放的菊花中,徐徐铺展。货走出去了,钱引进来了,人心聚起来了——这,正是新时代乡土中国最动人的图景。
                        Copyright © 2024-2025 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